[发明专利]可调混凝土吊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5099.5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8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丰收;成建;郑萌;张圣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4 | 分类号: | E04G13/04;E04G11/3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孙根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筑 混凝土梁 混凝土板面 混凝土 吊模结构 浇筑空腔 模具块 吊模 可调 模具 加固处理 模具处理 竖向截面 一步到位 底模板 定型部 防上浮 结构板 漏水 渗水 施工 竖直 制备 | ||
1.一种可调混凝土吊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用于搭建吊模模具的模具块,所述模具块的竖向截面呈L型结构,其中,L型结构的水平部分为防上浮部,L型结构的竖直部分为定型部;
2)混凝土板面模具处理:首先安装结构板底模板,并在该结构板底模板上绑扎钢筋,使结构板底模板的上侧能够用于浇筑形成混凝土板面;然后在该结构板底模板上摆放吊模模具支撑构件;
3)吊模模具的安装:A.内模具的安装:在吊模模具支撑构件上安装数块所述模具块,并且数块所述模具块依次相连形成矩形框架结构的内模具;B.外模具的安装:在吊模模具支撑构件上内模具的外侧安装所述模具块,并且数块所述模具块依次相连形成矩形框架结构的外模具;其中,且所述外模具和所述内模具的防上浮部朝向相背离的方向;C.内模具和外模具之间的固定:所述内模具和所述外模具之间形成混凝土梁浇筑空腔,并且对所述内模具和所述外模具的定型部之间通过固定结构进行固定;
4)浇筑过程:在内模具和外模具加固之后,开始进行浇筑,该浇筑过程具体包括:将混凝土直接从所述混凝土梁浇筑空腔处浇筑,使混凝土从所述混凝土梁浇筑空腔处流向所述结构板底模板上;从而使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板面形成一个整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混凝土吊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固定结构对所述内模具和所述外模具进行固定的步骤具体包括:
1)当混凝土梁的厚度较小时,使用步步紧将所述内模具和所述外模具的定型部进行平衡固定;
2)当步步紧的长度不足以支撑混凝土梁的厚度时,使用固定框进行加固,所述固定框包括内固定框和外固定框;在内模具内侧安装内固定框,内固定框外侧和内模具的内侧固定连接,然后在内固定框的内部安装数个支撑杆,该支撑杆的两端和内固定框内侧固定连接;在外模具内侧安装外固定框,外固定框外侧和外模具的内侧固定连接,然后在外固定框的内部安装数个支撑杆,该支撑杆的两端和外固定框内侧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混凝土吊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块包括第一模具块和第二模具块,所述第一模具块成型为竖截面L形的框架结构,且其端部为开放结构,所述第二模具块成型为截面为L形的结构,并位于所述第一模具块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一模具块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二模具块能够从所述第一模具块的端部滑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混凝土吊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块的壁厚大小在1~4mm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混凝土吊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具和所述外模具的拐角处的模具块的防上浮部靠近该拐角处的一端成型为45°的斜面,该拐角处的二个所述模具块的防上浮部之间通过步步紧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混凝土吊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固定框由四根首尾连接的边框杆围合形成,所述支撑杆的相对两端和所述内固定框的任意二根边框杆固定连接;
所述外固定框由四根首尾连接的边框杆围合形成,所述支撑杆的相对两端和所述外固定框的任意二根边框杆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50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模板涂层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承载基体的支架及其安装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