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车站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5385.1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5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高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交通运输高级技工学校 |
主分类号: | G09B25/04 | 分类号: | G09B2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地址: | 510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车站 组装 导向标识系统 应急处理程序 模块化设计 车站布局 地面车站 地下车站 高架车站 人员优化 突发事件 细节结构 优化设计 组装结构 可组装 模组 拼接 还原 客流 认知 演习 样式 灵活 配置 展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站模型,其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使用者可灵活地调整各种模块的数量,以拼接成任意形态、大小、长短的各种模组,进而可组装成多样化的轨道交通车站模型,例如地下车站、地面车站及高架车站等。由此,该轨道交通车站模型的组装结构更加的完整,组装样式更加的复杂和多样化,组装大小更加的广泛,并且,该轨道交通车站模型还可以真实反映、高度还原实体轨道交通车站的内部细节结构,从而大大地提升了其在车站布局结构认知、设备及人员优化配置、客流组织方案展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程序演习、导向标识系统优化设计等方面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站模型。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轨道交通车站模型一般包括主体建筑模型和设备单体模型两部分,其中,主体建筑模型由地面、墙体以及立柱构成,墙体、立柱均通过磁力吸附于地面上,以稳固主体建筑模型,并且,主体建筑模型微缩了各种车站的基础建筑,例如阶梯、立柱、轨行区等;设备单体模型则可移动的吸附于主体建筑模型上。通过对主体建筑模型和设备单体模型的任意组合拼接,轨道交通车站模型可实现多种样式的立体车站的微缩呈现,以供教学或展示之用。
但实际上,一个完整及结构稍微复杂的轨道交通车站,其墙体、立柱、阶梯、轨行区等大小、长短不一,且很多车站还有面积不等的夹层转换平台,这些均是轨道交通车站重要的结构组成,直接关系客流组织、应急客流疏散及导向标识系统的布局。而现有的轨道交通车站模型并未对如何使用任意大小或长度的墙体、立柱、阶梯、轨行区等作出考量,且其主体建筑模型中也未包含夹层转换平台。因此,现有轨道交通车站模型组装结构不完整、组装样式有限,不能设计及组装成任意形态,尤其是复杂形态的轨道交通车站,例如包括地面及高架轨道交通车站。
其次,现有的轨道交通车站模型不能真实地反应出轨道交通车站的内部细节结构,比如,构成地面的面板未考虑到阶梯开口问题,也无法任意开口;对静态阶梯及自动梯未作出明确区分;对导向标识系统阐述较笼统,未能明晰导向标识系统的分类及其设置方式;对屏蔽门设置及工作人员配置未有明确说明等等。
综上所述,现有的轨道交通车站模型的组装结构不完整、组装样式有限、细节呈现不完善,而以上均是车站设计及结构认知、客流组织措施实施及优化、应急事件处理练习、导向标识系统设计及优化、人员安排的重要施展对象,如不能加以改进、完善、细化,则会直接影响及制约其教学功能的发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站模型,其通过模块化设计,使得轨道交通车站模型的组装结构更加的完整,组装样式更加的复杂和多样化,组装大小更加的广泛,并且还能真实、细致地反映车站的内部细节。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站模型,包括建筑模型和设备模型,所述建筑模型包括平台模组、立柱模组、阶梯模组以及墙体模组,所述平台模组设为至少两层,且不同的所述平台模组之间通过所述立柱模组相连接,任意相邻的两层所述平台模组之间形成车站的层间空间,所述阶梯模组、所述墙体模组以及所述设备模型可拆卸地安装于各所述层间空间内;
所述平台模组由平台模块组装而成,所述立柱模组由立柱模块组装而成,所述阶梯模组由阶梯模块组装而成,所述墙体模组由墙体模块组装而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平台模块的四条侧边设有梯形凸齿,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平台模块通过所述梯形凸齿相拼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平台模组还包括边缘模块,所述平台模组设有开口,所述边缘模块填补于所述开口边缘的所述梯形凸齿之间的齿槽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平台模块分为第一平台模块和第二平台模块,所述第一平台模块的两侧表面分别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且所述第一平台模块设有所述第一插槽的表面朝上设置,所述第二平台模块的两侧表面均设有所述第二插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交通运输高级技工学校,未经广东省交通运输高级技工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53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气-固流化床教学实验装置
- 下一篇:条形码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