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消化内镜检查质量自动评估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5418.2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7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于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珍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4;G06Q10/04;G06Q10/06;G16H30/2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00335 上海市长宁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镜 消化内镜检查 人工智能 诊疗机构 自动评估 消化 医师 胃肠镜检查 水平定量 医疗管理 医疗机构 质量控制 评估 督导 检查 学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消化内镜检查质量自动评估方法和系统,目的在于准确、全面、快速的评估医疗机构的胃肠镜检查质量,为提高消化内镜质量提供切实可行的督导依据。通过本发明对消化内镜诊疗机构检查质量进行评估并在进行显示,一方面客观直接的将医师当前的操作水平定量化表达,激励内镜医师互相学习,不断提高操作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上级医疗管理平台全面准确地获取管辖内的消化内镜诊疗机构的质量报表,及时做好质量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辅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消化内镜检查质量自动评 估方法。
背景技术
内镜检查是发现胃肠癌最常用的有力工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化内镜行业迅速发展。 然而,在技术蓬勃发展的背后,一些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也现实存在。不同内镜医师的水平 参差不齐,检查质量难以完全保证。为了提高我国消化内镜检查质量,国家卫健委和消化内 镜各领域专家们付出了大量的努力。目前使用的质控措施包括专家组抽查、人工调研和医院 自行上报等存在一定的弊端,无法实现消化内镜质量的全面评估,数据准确性难以完全保证。 此外,依靠质量控制中心成员和消化专家走访各级医疗机构做人工调查,耗时又耗力,且突 击检查无法客观反映医疗机构日常的诊疗水平。
近年来科技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功用于监控驾驶员行为,分析驾驶员的策略和状态, 并在发生风险时实时反馈和发出警报。在食品行业,人工智能已成功应用于食品质量监测预 警系统,然而,尚无利用人工智能监控消化内镜检查质量的应用研究。基于此,我们拟发明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消化内镜检查质量自动评估方法,准确、全面、快速的评估医疗机构的 胃肠镜检查质量,为提高消化内镜质量提供切实可行的督导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高效的消化内镜评估工具,建立科学严谨的 人工智能评估体系。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消化内镜检查质 量评估系统,包括:
医学影像报告系统:医生手动录入病人信息,并通过胃肠镜设备采集内镜图像,记录相 应的操作时间;
基于大数据的预训练模型:收集大量的内镜图像,由专业内镜医师根据解剖学部位和病 灶特征对图像进行分类标注,构建预处理图像集,通过基于参数/特征的迁移学习,使用预处 理图像集训练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得到可自动辨认消化道部位和病灶的预训练模型;
质控数据统计软件:基于内镜操作质量控制指标的计算公式,使用来自医学影像报告系 统的文字资料和来自预训练模型对于图片的预测结果,自动计算内镜操作的多项质量控制指 标;
其中,所述质量控制指标包括,胃镜检查时间,胃镜检查盲区率,肠镜盲肠插管率,肠 镜退镜时间,结直肠息肉检出率,结直肠腺瘤检出率,肠道准备成功率,消化道早癌发现率;
用户:包括医生和管理者,用来查看质控数据统计软件输出的统计结果。
进一步的,胃镜检查时间的具体定义为:从内窥镜插管到拔管的时间,计算公式为:胃 镜检查时间=胃镜结束时间-胃镜开始时间-进行活检或治疗的时间。
进一步的,胃镜检查盲区率的具体定义为:胃镜未检查到的部位占胃镜26部位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胃镜检查盲区率=1-被观察到的胃镜下部位数/胃镜下部位总数×100%。
进一步的,肠镜盲肠插管率的具体定义为:肠镜检查盲肠插管成功例数占同期肠镜检查 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为:肠镜盲肠插管率=肠镜检查盲肠插管成功例数/同期肠镜检查总数 ×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珍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珍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54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