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补气式气密门及气密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5545.2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5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童骁;王振;刘军;汤华山;王亮;邹靖;刘波波;武晓武;袁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7D1/02 | 分类号: | F17D1/02;F17D3/01;E06B7/2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李鹏;王敏锋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补气 气密 门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自动补气式气密门,包括设置在气密门的门扇外围的门密封条,还包括气源、充气阀和放气阀,气源的出气口与充气阀内的气路通道一端连接,充气阀内的气路通道另一端与门密封条的充放气口连接,放气阀内的气路通道一端与门密封条的充放气口连接,门密封条的充放气口还设置有第二压力检测模块,气源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一压力检测模块。本发明还公开了气密门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时在线监测门密封条内气体压力,当密封条内压力过低时自动完成补气工作,使门密封条的压力始终维持设定值之上,保证气密门始终处于膨胀紧密封状态,解决了气密门密闭性自然下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密封装置领域,具体涉及自动补气式气密门,还涉及气密门控制方法,应用于生命科学、理化和生物安全实验室,以及医疗手术室和生物制药车间等具有严格密闭要求的房屋和设施设备。
背景技术
气密门是一种具有较高密闭性要求的可以互锁控制开闭的金属门。气密门由门框、门扇、充气密封胶条,充气气路,放气气路,门锁等组成,实现门关闭时密封条充气,打开时撒气功能,以及关门时有电磁门锁功能。普通的气密门依靠门电磁锁电磁吸力和门密封条膨胀密封锁紧门。气密门关闭后门密封条充气胀紧长期处于密闭状态,实际使用中气路会慢撒气,门密封条内压力不足将降低膨胀密封性能,相邻房间存在连通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自动补气式气密门,还提供气密门控制方法。实时在线监测门密封条内气体压力,当密封条内压力过低时自动完成补气工作,使门密封条的压力始终维持设定值之上,保证气密门始终处于膨胀紧密封状态,解决了气密门密闭性自然下降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自动补气式气密门,包括设置在气密门的门扇外围的门密封条,还包括气源、充气阀和放气阀,气源的出气口与充气阀内的气路通道一端连接,充气阀内的气路通道另一端与门密封条的充放气口连接,放气阀内的气路通道一端与门密封条的充放气口连接,门密封条的充放气口还设置有第二压力检测模块,气源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一压力检测模块,充气阀的控制端、放气阀的控制端、开门按钮和关门按钮均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还与设置在门框上的电磁锁的线圈模块连接,控制器还与设置在门框上的接近开关连接。
气密门控制方法,具体为:
步骤1.1、按下开门按钮,开门按钮向控制器发送开门信号;
步骤1.2、控制器接收到开门信号后,通过第一压力检测模块检测气源的出气口的供气压力获得供气压力信号,第一压力检测模块将供气压力信号发送到控制器;
步骤1.3、控制器判断供气压力信号与设定供气压力阈值的大小,
若供气压力信号大于等于设定供气压力阈值,控制器控制充气阀内的气路通道关闭,控制器控制放气阀内的气路通道开通,门密封条内的气体通过放气阀内的气路通道向外泄气,泄气设定时间后,控制器控制放气阀内的气路通道关闭,控制器控制电磁锁的线圈模块失电,控制器控制指示灯为开门状态,手动拉开气密门;
若供气压力信号小于设定供气压力阈值,控制器控制充气阀内的气路通道关闭,控制器控制放气阀内的气路通道关闭,控制器控制指示灯为故障状态。
气密门控制方法,还包括关门步骤,具体为:
步骤2.1、手动合上气密门的门扇,接近开关输出接触信号到控制器,电磁锁输出闭锁信号到控制器,接触信号和闭锁信号组成闭门信号,
步骤2.2、控制器收到闭门信号后,控制器控制充气阀内的气路通道开通,控制器控制放气阀内的气路通道关闭,气源通过充气阀内的气路通道向门密封条充气,充气设定时间后,控制器控制充气阀内的气路通道断开,控制器记录充气结束时间,控制器控制指示灯为关门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55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