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多糖纳米晶改性胶原蛋白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5727.X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1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姚利辉;仇丹;王亚娟;王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J3/24;C08L89/00;C08L5/08;C08L1/02;C08K5/053;C08K5/07;C08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多糖 纳米晶 改性胶原蛋白 超声分散 胶原蛋白 制备 天然高分子材料 胶原蛋白溶液 物理机械性能 烘箱 流延法成膜 生物降解性 生物相容性 干燥成膜 膜稳定性 纳米特性 室温静置 应用空间 交联剂 可降解 体积比 后移 水中 力学 拓展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多糖纳米晶改性胶原蛋白膜的制备方法。本方法取聚多糖纳米晶,通过超声分散后分散于水溶液中;将胶原蛋白溶于水中;将聚多糖纳米晶溶液和胶原蛋白溶液按体积比1:0.5‑25混合,超声分散后加入交联剂,然后将溶液通过流延法成膜,室温静置后移入烘箱中于45℃干燥成膜。本装置优点是本发明方法中采用的聚多糖纳米晶与胶原蛋白均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均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本发明方法成本低、方法简单易行、环保,本发明方法利用聚多糖纳米晶的纳米特性,得到的聚多糖纳米晶改性胶原蛋白膜稳定性提高、力学和物理机械性能提高,且可降解,能够拓展其应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属于天然高分子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聚多糖纳米晶改性胶原蛋白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多糖纳米晶来源于天然生物材料,具有低密度、无毒性、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易修饰性和纳米尺寸的功能性等优点,同时还能避免无机纳米粒子使用造成的堆积和对健康造成的影响。聚多糖纳米晶多呈棒状晶须和片层纳米晶,是一种性能优异、环境友好的天然增强材料,因此,关于聚多糖纳米晶增强聚合物等材料的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产业界的关注。如聚多糖纳米晶增强聚氨酯、聚乳酸、聚苯乙烯、聚乙烯醇等聚合物材料性能的研究均有报道,但聚多糖纳米晶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还未见报道。
胶原蛋白是生物结缔组织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因其独特的结构与良好的可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抗氧化性而获得广泛应用。纯胶原蛋白作生物材料存在着力学性能与抗水性差等缺点,通常将胶原蛋白与其它高分子材料以一定形式共混改善其性能。已有的研究案例包括使用壳聚糖与废铬革屑胶原蛋白复合成膜、以鱼鳞胶原蛋白与壳聚糖共混制膜等,结果表明壳聚糖的加入能明显改善胶原蛋白抗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聚多糖纳米晶改性胶原蛋白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为一种成本低、方法简单易行、环保、可降解的聚多糖纳米晶改性胶原蛋白膜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一种聚多糖纳米晶改性胶原蛋白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取聚多糖纳米晶,通过超声波分散5-25min,功率为 60-1200W,频率为20-50KHZ,将聚多糖纳米晶均匀分散于水溶液中,得到质量分数为5%的聚多糖纳米晶悬浮液;
(2)将胶原蛋白溶于水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胶原蛋白溶液;
(3)将上述聚多糖纳米晶溶液和胶原蛋白溶液按体积比1∶0.5-25混合,搅拌20-80 min后超声波分散10-30min,功率为 60-1200W,频率为20-50KHZ,然后加入胶原蛋白质量分数1-20%的交联剂,在20-80ºC搅拌反应30-90min;将反应完成后的溶液通过流延法成膜,室温静置后移入烘箱中在35-80ºC干燥至恒重,制得厚度为300-1200μm的胶原蛋白膜。
所述聚多糖纳米晶为甲壳素纳米晶、纤维素纳米晶须或淀粉纳米晶中的一种或组合。
所述胶原蛋白为动物皮胶原蛋白、骨胶原蛋白及鱼鳞胶原蛋白中的一种或组合。
所述交联剂为甘油、甲醛、戊二醛、改性戊二醛中的一种或组合。
本发明所述一种聚多糖纳米晶改性胶原蛋白膜的制备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方法中采用的聚多糖纳米晶与胶原蛋白均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均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本发明方法成本低、方法简单易行、环保,本发明方法利用聚多糖纳米晶的纳米特性,得到的聚多糖纳米晶改性胶原蛋白膜稳定性提高、力学和物理机械性能提高,且可降解,能够拓展其应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57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