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负阻控制的忆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5845.0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9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弥;吴巧;李路平;汪兰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367 | 分类号: | G06F30/367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001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控制 忆阻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阻控制的忆阻器,包括第一负阻单元U1、第二负阻单元U2和推挽式结构U3。推挽式结构U3一端连接输入正弦电压,另外两端分别接第一负阻单元U1和第二负阻单元U2。第一负阻单元U1、第二负阻单元U2的另一端均接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硬件实现、结构简单的基于负阻控制的忆阻器来模拟TiOsubgt;2/subgt;忆阻器的I‑V特性,替代实际TiOsubgt;2/subgt;忆阻器进行研究与应用,为忆阻器的模型设计和硬件电路应用提供一些新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忆阻器模型设计,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负阻控制的忆阻器。
背景技术
忆阻器作为一种无源记忆器件,得名于电阻对所通过电量的依赖性。忆阻器具有纳米尺寸结构和非易失特性,擦写速度快且擦写寿命高,除此之外还具有多阻态开关特性和良好的CMOS兼容性等优异的性能。因此忆阻器在模拟电路、人工智能计算机以及生物记忆行为仿真等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也被视为在未来存储和类脑计算技术的重要候选者。
自2008年惠普实验室实现了纳米尺寸的TiO2忆阻器以来,国内外对忆阻器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的关注与研究。但是由于忆阻器实现困难且制作成本较高,普通实验室没有条件用实际的忆阻器元器件进行实验或研究。设计一种忆阻器等效模型来替代实际TiO2忆阻器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国内外很多学者一直致力于忆阻器模型的研究,但大多数是基于数学公式或MATLAB模型的仿真,少数可硬件实现的忆阻器模型电路也比较复杂。因此,设计出一个可硬件实现的、结构简单的TiO2忆阻器等效模型更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硬件实现、结构简单的基于负阻控制的忆阻器来模拟TiO2忆阻器的I-V特性,替代实际TiO2忆阻器进行研究与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负阻控制的忆阻器,该忆阻器至少包括第一负阻单元U1、第二负阻单元U2和推挽式结构U3,其中,所述第一负阻单元U1和第二负阻单元U2用于产生关于原点对称的滞回曲线,所述推挽式结构U3用于实现忆阻器输出特性在原点处忆导值不为0,该忆阻器与TiO2忆阻器的输出特性曲线基本符合,TiO2忆阻器的伏安特性如下:
其中,i(t)、v(t)表示忆阻器的电流和电压,α、β为常数;
所述的第一负阻单元U1包括第二电阻R2和一个NPN型R-HBT-NDR网络,第二电阻R2一端连接第一晶体管Q1发射极,另一端连接NPN型R-HBT-NDR网络,NPN型R-HBT-NDR网络另一端接地;其中,NPN型R-HBT-NDR网络由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滑动变阻器Rp1和第三晶体管Q3、第四晶体管Q4组成;第三电阻R3一端与第二电阻R2连接,第三电阻R3另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和第三晶体管Q3的基极;第一滑动变阻器Rp1一端与第二电阻R2连接,第一滑动变阻器Rp1另一端连接第三晶体管Q3的集电极和第四晶体管Q4的基极;第四电阻R4一端与第二电阻R2连接,第四电阻R4另一端连接第四晶体管Q4的集电极;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第三晶体管Q3的发射极以及第四晶体管Q4的发射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58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