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抗氧化蝉花菌丝体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其抗氧化蝉花菌丝体冲剂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6263.4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9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凡军民;谢春芹;杨雨靖;张雪松;刘海燕;郁宝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23L31/00;A23L33/00;A23L2/39;C12R1/79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孙斌 |
地址: | 212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蝉花菌丝体 抗氧化 液体发酵培养基 冲剂 高产 蒸馏水 保健食品原料 液体发酵技术 葡萄糖 无机盐 高分子碳源 工厂化生产 抗氧化活性 培养基组成 生产成本低 获得高产 质量分数 甘露醇 生物量 易吸收 溶剂 滋补 氮源 生产 发酵 配方 改良 携带 便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抗氧化蝉花菌丝体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其抗氧化蝉花菌丝体冲剂的生产方法,该培养基组成包括:质量分数分别为1‑5%葡萄糖、1‑10%高分子碳源、1‑10%氮源、0‑0.5%无机盐,以蒸馏水为溶剂,pH自然。本发明高产抗氧化蝉花菌丝体的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改良发酵获得高产的蝉花菌丝体,生物量含量高,有效成分多糖和甘露醇含量高,抗氧化活性强,增加保健食品原料的来源;同时利用液体发酵技术获得蝉花菌丝体,生产成本低、周期短、不受环境条件限制,适合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和推广;本发明生产的高产抗氧化蝉花菌丝体冲剂,具有易吸收利用、携带便利、滋补强壮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酵技术和微粉技术生产领域,涉及虫草保健食品,具体涉及一种高产抗氧化蝉花菌丝体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其抗氧化蝉花菌丝体冲剂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蝉花(Cordyceps cicadae)是一种药食两用真菌,亦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之一。国内外研究发现蝉花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蝉花能增强机体免疫调节功能、滋补强壮,提升机体的营养状况,解热镇痛,改善肾功能,抗辐射、抗疲劳、抗应激、抗氧化,抑菌,抗肿瘤、抗病毒,调节脂质代谢,降血压、降血糖,抗惊厥等作用。
抗氧化能力是衡量营养健康食品和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的重要指标。研究证明,蝉花多糖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改善肾功能等作用;虫草酸是虫草类真菌中的重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清除自由基、利尿、提高血浆渗透压、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治疗脑水肿与青光眼及烧伤休克等并发的急性肾功能不全等作用。
蝉拟青霉(Paecilomyces cicadae)为虫草属真菌,是中药蝉花的无性型时期,蝉拟青霉寄生于一些蝉若虫后形成的复合体为蝉花。它的所含成分和药用价值能够与冬虫夏草媲美,具有较高的食用、营养和药用价值,被认为是和冬虫夏草相近的最具开发利用前景的珍贵菌类之一。
由于蝉花生长需要特定的生态环境和寄主昆虫,再加上长期采挖,资源日趋枯竭,远远达不到市场需求。为了对极其有限的野生蝉花资源进行可持续的永久利用,可利用生物发酵技术来获得高含量有效成分的蝉拟青霉菌丝体。
虫草类真菌的生产都可通过液体发酵或固体培养获得,且多糖、甘露醇等活性成分超过了蝉花,不仅可以克服化学合成中可能存在的高成本及对环境污染问题,也可以避免人工栽培过程周期长、易受气候、土壤和病虫害等的影响。发酵蝉花菌丝体进一步加工成速溶冲剂,易吸收利用,且携带便利及具有滋补强壮的功效,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而现有天然蝉花至少5-6年时间才长成,每年只能在夏季6-8月份采摘1次,价格1-10元/株,野生资源稀少且逐年减少,天然的资源有限,生长周期长。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产抗氧化蝉花菌丝体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其抗氧化蝉花菌丝体冲剂的生产方法。本发明高产抗氧化蝉花菌丝体的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改良发酵获得高产的蝉花菌丝体,生物量含量高,有效成分多糖和甘露醇含量高,抗氧化活性强,增加保健食品原料的来源;同时利用液体发酵技术获得蝉花菌丝体,生产成本低、周期短、不受环境条件限制,适合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和推广。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本发明所述一种高产抗氧化蝉花菌丝体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基组成包括:质量分数分别为1-5%葡萄糖、1-10%高分子碳源、1-10%氮源、0-0.5%无机盐,以蒸馏水为溶剂,pH自然。
作为优选,所述的培养基组成包括:质量分数分别为4%葡萄糖、5%高分子碳源、4%氮源、0.1%无机盐,以蒸馏水为溶剂,pH自然。
进一步地,所述的高分子碳源为铁棍山药粉;所述的氮源为蛋白胨;所述的无机盐为MgCl2·6H2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62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