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化表面的多孔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6736.0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6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吕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剑阳 |
主分类号: | C08J7/16 | 分类号: | C08J7/16;C08J7/12;C08L27/1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00161 天津市河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表面 多孔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化表面的多孔膜制备方法,采用分子链节结构特征为其中m:n为95:5—80:20的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作为基膜,利用共聚物分子结构中带有的氯基团,与胺类化合物进行反应,制备出表面荷正电的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多孔膜。然后再利用胺基与具有环氧基、羧基、羟基等基团的分子进行反应,在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分子链上接枝上所需要的功能化官能团,用于提高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多孔膜的抗污染性、耐油性、选择吸附性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膜分离领域,涉及多孔膜的改性技术,尤其是一种有机多孔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膜分离过程通常在常温下进行,不产生二次污染,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分离净化技术,已 经广泛应用于水净化与污水资源化处理、化工和医药的物料分离与纯化等众多工业领域和水 净化、空气净化等民生领域。以有机分离膜为代表的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化工流体分 离单元操作技术,三十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发展,在环境保护、传统工业生产工艺技 术提升等各方面,作为基础的共性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膜材料则是膜分离技术的核心。
多孔膜,是指在膜壁上有数十纳米至数百纳米的贯通孔的一类膜分离材料,多孔膜不仅 用于超滤、微滤、透析等透水不透气的分离过程,还用于膜吸收、膜蒸馏、膜曝气、膜脱气、 膜结晶等透气不透水的分离过程,同时,多孔膜还是反渗透、正渗透、纳滤、渗透汽化、气 体分离等复合膜的基膜。
目前常用的有机多孔膜材料有: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聚砜、聚醚砜、醋酸纤维素、 尼龙、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其中,聚偏氟乙烯材料以优异的性能,应用最广。但聚偏氟乙烯膜材料仍存在耐碱性差、表面不易进行化学接枝改性等缺点。
已有报导是对聚偏氟乙烯材料进行胺化亲水化改性,是利用聚偏氟乙烯分子链中的氟原 子与胺类化合物进行反应,一方面不容易将胺基引入聚合物的分子链上,同时会对聚偏氟乙 烯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聚偏氟乙烯膜材料的耐碱性差、表面不易进行化学接枝改性等缺点,提出对 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树脂制备的基膜,利用其分子结构中带有的氯基团,与二胺类化 合物进行反应,制备一种荷正电性多孔膜,然后再与羧基、、环氧基等反应,形成各种功能基 团,制备荷负电和电中性的多孔膜,以及制备出具备吸附功能和pH、温度等响应功能的多孔 膜。膜分离孔径为0.01-1.0微米。
即可以在不明显损失膜强度的条件下,在膜表面引入所需要的功能性基团,相应制备出 荷正电的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多孔膜、荷负电的抗污染多孔膜、聚乙烯醇类或聚乙二 醇类电中性抗污染多孔膜、耐油污染的多孔膜、智能响应膜、具有选择吸附功能的多孔膜等 功能化表面多孔膜。
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其分子链节结构特征如下:
现有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三氟氯乙烯分子链段为主的材 料,如上述分子链节结构式中,m:n为1:4的,为1:9的;另一类是以偏氟乙烯分子链段为主 的,如m:n为95:5—80:20。
以偏氟乙烯分子链段为主的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树脂,目前多用于线缆,是利用 其高弹性、高延伸率和耐冷冲击的性能。本发明采用以偏氟乙烯分子链段为主的偏氟乙烯- 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将其用于多孔膜的基膜制备。分子链节结构特征:m:n为95:5的、90:10 的、85:15的、80:20的,其中,优选m:n为85:15的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用于本发明 的多孔膜基膜制备。
本发明所用的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多孔膜基膜,可以采用常规的热致相分离、熔 融拉伸等方法,也可以采用常规的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和低温热致相分离法,还可以对初生成 形的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中空或平板,进行后续的拉伸与定型。孔径范围:0.01—1.0 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剑阳,未经吕剑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67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