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区域应收账款债权流转清算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6945.5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1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梁樑;黄林;黄学柱;朱香友;李书生;陈洪兵;曾水保;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汇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Q40/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转 跨区域 清算 转出 结算 服务机构 转入 服务成本 资金占用 记录 相加 划拨 流水 资金 | ||
1.一种跨区域应收账款债权流转清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定时对跨区域应收账款债权流转流水进行清算,生成清算记录,所述清算记录包括应收账款债权管理服务机构、清算日期、清算状态和流转到期金额;
将所述清算记录中的流转到期金额按转入到期金额和转出到期金额进行汇总,所述转入到期金额取正数,所述转出到期金额取负数;
对转入到期金额和转出到期金额相加,得到流转净额;
判断流转净额的是否大于零;
若是,则表明该应收账款债权管理服务机构的本期清算结果为应收,获取清算服务机构划拨的额度为流转净额的结算资金,以进行跨区域债权流转结算;
若否,则表明该应收账款债权管理服务机构的本期清算结果为应付,将额度为流转净额的结算资金划入清算服务机构,以进行跨区域债权流转结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区域应收账款债权流转清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算状态包括未清算、清算中和已清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区域应收账款债权流转清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跨区域应收账款债权流转流水进行清算,生成清算记录时,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清算日期,判断清算日期控制记录是否为零;
若为零,则该清算日期的清算状态为未清算,需对跨区域应收账款债权流转流水进行清算,以生成清算记录;
若大于零,则该清算日期的清算状态为清算中或已清算,并退出清算程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跨区域应收账款债权流转清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区域应收账款流转流水信息是每次应收账款债权流转时,由债权转让双方客户自行通过应收账款债权凭证(合同)流转系统所进行的债权转受让操作记录或双方经应收账款债权管理服务机构通过应收账款债权凭证(合同)流转系统所办理的流转登记信息。
5.一种跨区域应收账款债权流转清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清算模块(1)、分类汇总模块(2)、计算模块(3)、净额判断模块(4)、资金下拨模块(5)和资金上缴模块(6);
清算模块(1)用于定时对跨区域应收账款流转流水进行清算,生成清算记录,转入分类汇总模块(2);
汇总模块(2)用于将所述清算记录中的流转到期金额按转入到期金额和转出到期金额进行汇总,所述转入到期金额取正数,所述转出到期金额取负数,转入计算模块(3);
计算模块(3)用于对转入到期金额和转出到期金额相加,得到流转净额,转入净额判断模块(4);
净额判断模块(4)用于判断流转净额的是否大于零,若是,则进入资金下拨模块(5),若否,则进入资金上缴模块(6);
资金下拨模块(5)用于获取清算服务机构划拨的额度为流转净额的结算资金,以进行跨区域债权流转结算;
资金上缴模块(6)将额度为流转净额的结算资金划入清算服务机构,以进行跨区域债权流转结算。
6.一种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若干获取分类程序,所述若干获取分类程序用于被处理器调用并执行如下步骤:
定时对跨区域应收账款债权流转流水进行清算,生成清算记录,所述清算记录包括应收账款债权管理服务机构、清算日期、清算状态和流转到期金额;
将所述清算记录中的流转到期金额按转入到期金额和转出到期金额进行汇总,所述转入到期金额取正数,所述转出到期金额取负数;
对转入到期金额和转出到期金额相加,得到流转净额;
判断流转净额的是否大于零;
若是,则表明该应收账款债权管理服务机构的本期清算结果为应收,获取清算服务机构划拨的额度为流转净额的结算资金,以进行跨区域债权流转结算;
若否,则表明该应收账款债权管理服务机构的本期清算结果为应付,将额度为流转净额的结算资金划入清算服务机构,以进行跨区域债权流转结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汇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汇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694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