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式结晶器用导流水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7033.X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4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林;张慧;干勇;隋大鹏;李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达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55 | 分类号: | B22D11/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48 | 代理人: | 张小娟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晶 器用 导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管式结晶器用复合导流水套,该复合导流水套设置在具有倒角的结晶器铜管(6)外围,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导流水套包括导流水套外壳体、镶嵌体(3)和水缝(7),其中:所述导流水套外壳体通过钢板焊接而成,具有四个直角或四个由钢板弯曲自然形成的圆弧角;所述镶嵌体(3)设置在导流水套外壳体的角部(5)的内表面,镶嵌体(3)的内表面形状与结晶器铜管(6)的倒角部的外表面形状相同;导流水套外壳体的内表面和结晶器铜管(6)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在同一水平截面厚度S均匀一致的可调水缝(7);
镶嵌体(3)为采用软体材料涂抹成型,然后进行冷态固化或低温烧结固化的方式,在导流水套外壳体内表面角部获得外表面形状规则的镶嵌体(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流水套,其特征在于:
该导流水套外壳体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半边导流水套,其对称轴为结晶器铜管(6)横截面的长边中心线或短边中心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导流水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水套外壳体为相对短边中心线对称设置的左半边导流水套(1)和右半边导流水套(2),或者相对长边中心线对称设置的前半边导流水套(9)和后半边导流水套(10),两个对称的半边导流水套通过焊接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流水套,其特征在于:
镶嵌体(3)具有粘接面和工作表面,工作表面形状与导流水套外壳体的四个角(5)的内表面形状相同或不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流水套,其特征在于:
根据管式结晶器(6)的外角部是两个或三个外凸的钝角或其它复杂的曲面的形状,所述镶嵌体(3)的内表面形状具有与管式结晶器(6)的外表面一致或对应的角部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流水套,其特征在于:
在导流水套外壳体上设置水缝宽度调整螺栓(4)或水缝宽度调整金属条(15),用于调整或固定导流水套外壳体的内表面与结晶器铜管(6)外表面之间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流水套,其特征在于:
水缝(7)的厚度S为3.0mm~6.5mm;在每一个水平截面上,厚度S是相同的;沿结晶器高度方向,厚度S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逐渐变化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流水套,其特征在于:
沿结晶器铜管(6)高度方向,导流水套外壳体的四个边的宽度是逐渐减小的,即带有上大下小的锥度,其锥度值为0.5%~3%,该锥度值应与结晶器铜管(6)的锥度变化相适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流水套,其特征在于:
该复合导流水套适用于浇注方坯、矩形坯,也可适用于浇注其它角部形状复杂的铸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流水套,其特征在于:
该复合导流水套适用于弧形结晶器和直结晶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流水套,其特征在于:
该复合导流水套适用于浇注的铸坯断面厚度为120~600mm,宽度120~800mm。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流水套,其特征在于:
该导流水套外壳体是由四个单独的平板在角部焊接而成,角部为直角,形成可容纳具有倒角的结晶器铜管(6)的导流水套外壳体。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流水套,其特征在于:
镶嵌体(3)材质是金属材料及其合金材料,或其它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导流水套外壳体的材质为金属。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结晶器用复合导流水套的制备方法,该复合导流水套设置在具有倒角的结晶器铜管( 6) 外围,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导流水套包括导流水套外壳体、镶嵌体(3)和水缝(7),其中:导流水套外壳体通过钢板焊接而成,角部为直角或钢板弯曲自然形成的圆弧角;镶嵌体(3)通过焊接、粘接、螺钉固定在导流水套的角部(5);导流水套外壳体的内表面和结晶器铜管(6)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水缝(7),水缝(7)的厚度S通过调整螺栓(4)或调整金属条(15)调节;
镶嵌体(3)为采用软体材料涂抹成型,然后进行冷态固化或低温烧结固化的方式,在导流水套外壳体内表面角部获得外表面形状规则的镶嵌体(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达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达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70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