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鉴定绿豆抗白粉病表型的分子标记SNP#2及其引物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27328.7 申请日: 2019-04-23
公开(公告)号: CN111826457B 公开(公告)日: 2023-07-18
发明(设计)人: 薛晨晨;塞班;陈新;袁星星;陈景斌;普拉给特宋塔;披拉沙斯乃文;闫强;吴然然;张红梅;陈华涛;崔晓艳;刘晓庆;顾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C12Q1/6895 分类号: C12Q1/6895;C12N15/11
代理公司: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代理人: 傅婷婷;徐冬涛
地址: 210014***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鉴定 绿豆 白粉病 表型 分子 标记 snp 及其 引物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用于鉴定绿豆抗白粉病表型的分子标记SNP#2及其引物和应用。利用该分子标记SNP#2的引物对SEQ ID NO.1和SEQ ID NO.3在绿豆感白粉病品种中可扩增出大小为418bp的特征条带,在抗白粉病绿豆品种中不能扩增出特征条带;利用该分子标记SNP#2的引物对SEQ ID NO.2和SEQ ID NO.3在抗白粉病绿豆品种中可扩增出大小为418bp的特征条带,在绿豆感白粉病品种中不能扩增出特征条带。本发明通过定位绿豆抗白粉病位点,发现了与绿豆抗白粉病基因共分离的分子标记,该标记选择效率达100%。通过本发明分子标记引物鉴定或筛选绿豆白粉病抗性,方法快速简便,选择效率高且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育种领域,涉及用于鉴定绿豆抗白粉病表型的分子标记SNP#2及其引物和应用。

背景技术

绿豆(Vigna radiata)是一种豆科、蝶形花亚科豇豆属植物,是亚洲,特别是南亚和东南亚的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于印度、中国、缅甸、泰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绿豆通常是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单独种植的作物,或作为各种种植系统的组成部分,如与甘蔗的间作,因为绿豆生长快,成熟早,只有75天左右。据估计,绿豆的生产面积超过600万公顷。印度、缅甸和中国是主要种植国家。绿豆的平均产量不高。病害是造成低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侵染绿豆的常见病害包括白粉病、叶斑病和病毒病等。

绿豆白粉病是由蓼白粉菌(Erysiphe polygoni D.C.)引起的。它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绿豆的一种主要真菌病,尤其是在阴干季节。冷季是南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生产优质绿豆的主要季节。白粉病可导致感病品种产量损失20~40%。如果该病害发生在生长早期,且天气适宜,则可杀死绿豆幼苗,造成绝产。白粉病防治最常用的方法是喷洒杀菌剂。因此选育抗白粉病绿豆品种对我国绿豆产业有很大的益处。

大多数抗白粉病绿豆种质资源来自国外。在这些抗病种质中,RUM5和V4718表现出广谱的抗性。前人研究表明,V4718的抗性受单显性基因控制,RUM5由两个隐性基因控制。前人利用不同抗性源进行的数量性状位点(QTL)研究表明,抗性由可能由1~3个QTL控制。但是具体的与抗性密切相关分子标记并未见到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用于鉴定绿豆抗白粉病表型的分子标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鉴定绿豆抗白粉病表型的分子标记引物。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该分子标记及其引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鉴定绿豆抗白粉病表型的分子标记SNP#2,利用该分子标记SNP#2的引物对SEQ ID NO.1和SEQ ID NO.3在绿豆感白粉病品种中可扩增出大小为418bp的特征条带,在抗白粉病绿豆品种中不能扩增出特征条带;利用该分子标记SNP#2的引物对SEQ ID NO.2和SEQ ID NO.3在抗白粉病绿豆品种中可扩增出大小为418bp的特征条带,在绿豆感白粉病品种中不能扩增出特征条带。所述的分子标记与绿豆白粉病抗性主效基因共分离,该绿豆抗白粉病标记位于绿豆第9号染色体Chro09:9,989,858..9,990,181,上述物理位置参考已测序绿豆数据(http://plantgenomics.snu.ac.kr/mediawiki-1.21.3/index.php/Main_Page)。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鉴定绿豆抗白粉病表型的分子标记SNP#2的引物,上游引物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下游引物如SEQ ID NO.3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分子标记在鉴定白粉病抗感品种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分子标记引物在鉴定白粉病抗感品种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分子标记引物在鉴定绿豆抗白粉病基因VrMOL中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73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