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张量填充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7608.8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6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车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燧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28 | 分类号: | G06F13/28;G06F16/28;G06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张量 填充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张量填充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填充的第一张量数据和第一张量数据的填充配置信息、填充数值信息,第一张量数据的维度小于等于预设维度数量;根据第一张量数据,以及第一张量数据的维度,得到预设维度数量的第二张量数据;根据填充配置信息、填充数值信息、以及张量填充规则,对第二张量数据进行填充处理。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对于维度大于2的原始张量数据,无法利用DMA操作直接完成所有维度的张量填充的问题,可以直接利用DMA操作完成预设维度数量以内任意维度的张量填充操作,提升张量填充效率,极大缩短张量填充所需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张量填充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张量填充是神经网络中,一种常用的张量操作方法。张量填充具体是指,对于张量数据,可以在指定的维度上,对该维度的数据进行前部、中间、后部的数据填充。因为给定的原始张量数据往往在大小尺寸上,不能满足神经网络中的实际需要,所以需要张量填充操作来完成对原始张量数据的拓展,获得满足神经网络的实际需求的张量数据。
对张量的填充,会在各个维度上增加大量数据,消耗大量操作时间,因此,提升张量填充效率,对于整个神经网络的运行速度提高至关重要。目前,进行张量填充操作一般是采用直接内存访问设备(Direct MemoryAccess,DMA)实现。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现有的DMA张量填充操作每次只能对原始张量数据的最低的两个维度的数据进行填充。对于维度大于2的原始张量数据,无法利用DMA操作直接完成所有维度的张量填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张量填充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优化现有的张量填充方法,提升张量填充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张量填充方法,包括:
获取待填充的第一张量数据和第一张量数据的填充配置信息、填充数值信息,第一张量数据的维度小于等于预设维度数量;
根据第一张量数据,以及第一张量数据的维度,得到预设维度数量的第二张量数据;
根据填充配置信息、填充数值信息、以及张量填充规则,对第二张量数据进行填充处理。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张量填充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填充的第一张量数据和第一张量数据的填充配置信息、填充数值信息,第一张量数据的维度小于等于预设维度数量;
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张量数据,以及第一张量数据的维度,得到预设维度数量的第二张量数据;
数据填充模块,用于根据填充配置信息、填充数值信息、以及张量填充规则,对第二张量数据进行填充处理。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张量填充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张量填充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待填充的第一张量数据和第一张量数据的填充配置信息、填充数值信息,第一张量数据的维度小于等于预设维度数量,并根据第一张量数据,以及第一张量数据的维度,得到预设维度数量的第二张量数据,然后根据填充配置信息、填充数值信息、以及张量填充规则,对第二张量数据进行填充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对于维度大于2的原始张量数据,无法利用DMA操作直接完成所有维度的张量填充的问题,可以直接利用DMA操作完成预设维度数量以内任意维度的张量填充操作,提升张量填充效率,极大缩短张量填充所需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燧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燧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76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