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合装配式隧道二次衬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8611.1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6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涛;油新华;耿冬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E21D11/14;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晁璐松 |
地址: | 10002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合 装配式 隧道 二次 衬砌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合装配式隧道二次衬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连续设置在隧道毛洞顶拱、侧墙和仰拱上的初期支护及全外包防水层内部的二次衬砌结构,二次衬砌包括二次衬砌叠合预制构件以及设置在全外包防水层与二次衬砌叠合预制构件之间的现浇混凝土层;二次衬砌叠合预制构件包括二次衬砌钢筋笼和叠合板,叠合板固定设置在二次衬砌钢筋笼远离全外包防水层一侧。二次衬砌内侧采用单层叠合板的形式,可以省去施做二次衬砌模板,大大节省工期、施工成本、降低了材料的浪费。全外包防水,保证地下结构防水性能。由于二次衬砌各单元接头处均为现浇,故能使接头的防水效果得到极大的提高,易于满足隧道对防水的严格要求。提高隧道使用年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叠合装配式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叠合装配式隧道二次衬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地下空间的开发成为目前城市空间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同时暗挖结构也越来越多,暗挖隧道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目前暗挖隧道二次衬砌大部分主要采用现浇施工。
然而,由于现浇式地下结构采用现场人工浇筑,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陷和弊病。主要问题集中在:第一,绑钢筋笼及支模需要时间。主体结构内部施工需要使用大量的模板和支架,不仅会造成工期延长还会造成材料浪费。第二,浇筑时质量不易保证。大量现浇混凝土需要耗时很长时间,浇筑时可能出现振捣不密实,影响结构的质量。第三,墙面平整度也不易控制。现浇结构的表面难免出现蜂窝麻面,往往需要处理才能使用。
虽然,采用预制技术可能解决以上问题,但是依旧存在第一,预制技术如何与现浇部分在施工工艺上合理衔接的问题,第二,如何合理的采用预制与现浇的搭配形式,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流程完成地下主体结构的施工,保证地下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防水性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叠合装配式隧道二次衬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绑钢筋笼及支模时间长、成本高、浇筑质量不可控、墙面平整度低、防水性不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叠合装配式隧道二次衬砌结构,包括连续设置在隧道毛洞顶拱、侧墙和仰拱上的初期支护1及全外包防水层2内部的二次衬砌结构,所述二次衬砌包括二次衬砌叠合预制构件以及设置在全外包防水层2与二次衬砌叠合预制构件之间的现浇混凝土层5;
所述二次衬砌叠合预制构件包括二次衬砌钢筋笼3和叠合板4,所述叠合板4固定设置在二次衬砌钢筋笼3远离全外包防水层2一侧。
进一步,叠合板4的厚度至少为80mm。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述叠合装配式隧道二次衬砌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材料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在预制厂准备相应标号混凝土及钢筋等材料;
步骤二,确定尺寸和分节方式;
步骤三,依据步骤二确定的尺寸和分节方式,根据预制加工图纸,对二次衬砌钢筋笼3进行工厂内绑扎;
步骤四,对绑扎好的二次衬砌钢筋笼3进行叠合板4部分预制;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预制好带叠合板4的二次衬砌钢筋笼3,即二次衬砌叠合预制件运输到施工现场;
步骤六,将带叠合板4的二次衬砌钢筋笼3放入施做完初期支护1及外包防水层的隧道内,采用机械臂进行拼装;
步骤七,待拼装完毕后,对二次衬砌的初期支护1与叠合层之间进行现场浇筑;待现浇部分混凝土强度足够后拆除临时支撑6;
步骤八,重复步骤六和七,直至隧道二次衬砌施工完毕。
进一步,步骤二中,横断面分节方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86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网状换热器以及一种换热装置
- 下一篇:开关电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