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田采出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8713.3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5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党伟;王莉莉;丁鹏元;唐志伟;谭文捷;胡长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金伟英;刘华联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出水 处理 方法 | ||
1.一种油田采出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采用重力沉降装置、电场除油装置和过滤装置,并包括以下步骤:
重力沉降,将采出水原水输送到重力沉降装置进行油、水、泥的初步分离;
电场除油,将重力沉降后的污水输送到电场除油装置,进行乳化油和悬浮物脱除;以及
过滤,将电场除油后的出水输送到过滤装置,进一步去除乳化油和悬浮物,使出水达到回注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除油装置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分别设有出水口和出油口,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电场除油装置内沿进水口到出水口的长度方向成排设置有电极板,相邻电极板之间填充有聚结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采用碳基或硅基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碳基或硅基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石墨、陶瓷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改性的材料,所述电极板工作压力为1V-30V。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和聚结材料连接有电极支撑板和填料支撑板,所述电极支撑板和填料支撑板均为多孔板;所述电极板底部距离电场除油装置底部距离为电场除油装置的最大工作区高度的1/6至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设在距离电场除油装置底部的1/5至1/4处,且对应电极板之间的空隙设置有多个进水口;所述出油口设置有一个或两个,所述电极板距离所述出油口的横向距离至少有20cm,所述电极板顶部与出油口的距离为电场除油装置最大工作区高度的1/5至1/3,所述出油口前面设有隔油堰。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位于出油口下方并高于所述进水口位置,且所述出水口前面设有挡水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填充的聚结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沸石、PP塑料球、拉西环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沉降的工作时间为0.5h至10h,所述电场除油的工作时间为15min至45min;所述过滤装置采用一级或两级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内选用的填料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核桃壳、石英砂、无烟煤、多孔陶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有反洗水机构,所述反洗水机构定期对过滤装置进行清洗,且产生的反洗水回流至重力沉降装置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重力沉降后的出水含油及悬浮物均不大于100mg/L;经过电场除油后,出水含油及悬浮物均不大于20mg/L;经过过滤处理后含油小于5mg/L,含悬浮物小于1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871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