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水虹鳟来源的杀鲑气单胞菌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8737.9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5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刁菁;李乐;于晓清;王晓璐;许拉;樊英;盖春蕾;王淑娴;叶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9/02;A61P31/04;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水 虹鳟 来源 杀鲑气单胞菌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水虹鳟来源的杀鲑气单胞菌,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8849。本发明所提供的杀鲑气单胞菌用于制备疫苗。本发明所提供的杀鲑气单胞菌是从发病的冷水虹鳟中筛选获得的,该菌株相比于目前杀鲑气单胞菌产生了变异,用于制备疫苗,从而对虹鳟鱼提供更完善的免疫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病原微生物筛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水虹鳟来源的杀鲑气单胞菌。
背景技术
虹鳟鱼是属于鲑科的一种冷水性鱼类,是目前最广泛的世界性养殖的淡水鱼类之一,由于虹鳟鱼最适合进行人工集约化养殖,具有高产、高效、市场广阔等特点,所以虹鳟鱼养殖发展迅速,养殖面积范围及养殖产量在逐年增长。
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密度的逐渐增大,在冷水虹鳟的养殖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病害问题,而近年来在虹鳟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比较频繁,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常用的孔雀石绿、呋喃唑酮、氯霉素等有效控制细菌疾病的药物,由于会产生残留,已经被国家禁止使用。
疫苗的使用可提高养殖鱼类特异性免疫水平,使鱼体产生抵抗特定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免疫力,不污染环境,无药物残留等问题,是今后鱼类疾病防控的主流发展方向。
但在微生物疫苗制备领域中,已正式上市的疫苗所使用的抗原菌株为已多年流行的标准菌株,但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变化,致病菌株会由于免疫导致的选择压力发生变异,使原有疫苗免疫产生的抗体无法针对变异菌株提供完全的免疫保护,临床应用效果不佳。另一个可能因素是当两个或以上的病菌同时侵袭一个宿主细胞时,基因片段之间相互作用,在转录复制过程中发生交换、交叉或重排,引起基因的变异。而突变株有一定的几率使已有的疫苗的免疫效果降低或完全没有效果。因此,筛选变异菌株就成为疫苗制备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水虹鳟来源的杀鲑气单胞菌,能够用于制备灭活疫苗,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所提供的冷水虹鳟来源的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RB0506(Aeromonassalmonicida subsp.masoucida RB0506),于2018年12月03日保藏在中国武汉、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8849;
本发明所提供的杀鲑气单胞菌在制备疫苗中的应用。
所述的疫苗为灭活疫苗。
本发明所提供的杀鲑气单胞菌是从发病的冷水虹鳟中筛选获得的,该菌株相比于目前杀鲑气单胞菌产生了变异,用于制备疫苗,从而对虹鳟鱼提供更完善的免疫保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杀鲑气单胞菌菌株的分离及其毒性分析
1)患病虹鳟取自山东日照养鱼厂,但发病虹鳟鱼之前已进行了单胞菌疫苗注射免疫。发病的病鱼平均体重为(100±5)g,平均体长(17±2)cm,主要症状为体表溃烂、腹鳍基部充血发红、肛门突出、肠道充血。
2)取症状典型的濒死病鱼,无菌条件下从鳍基部、肠道等病灶处挑取部分组织,划线于MH琼脂平板上,28℃培养24h,挑取形态一致的优势菌落进行纯化培养,直至获得纯培养菌。
3)将分离获得各菌株纯培养物,在MH琼脂平板上进行扩大培养,28℃培养24h后,用0.9%无菌生理盐水洗脱菌落,获得菌悬液,利用比浊法将菌株的细菌浓度定为1×107CFU/mL,用于注射感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87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