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具有强迫仪式样行为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8796.6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0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熊志奇;孙强;翟荣伟;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询培训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静 |
地址: | 2000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具有 强迫 仪式 行为 非人 灵长类 动物 模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具有仪式样行为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方法。针对本领域中没有典型的仪式样行为动物模型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诱导动物发生仪式样行为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在较少的时间内获得具有典型仪式样行为的动物模型,行为学表现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学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诱导非人灵长类动物发生仪式样行为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之间的种属差别明显,尤其是涉及到情感等脑高级功能,在鼠模型中获得的实验结论是否同样适用于灵长类依然有待进一步的阐明。
非人灵长类动物(如恒河猴等)的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与人类较为接近,但是鉴于生活习性等方面、动物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等等的原因,目前却难以建立灵长类动物的仪式样行为的动物模型。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公认的非人灵长类仪式样行为模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制备具有仪式样行为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备具有仪式样行为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将非人灵长类动物在饲养笼中单独饲养,所述饲养笼的容积是局限的;(2)在固定时间段观测动物行为,选择出发生仪式样行为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其中,所述的仪式样行为是动物在超过70%的情况下,重复时序性地发生若干种(如2、3、4或5种)刻板行为的组合;其中,所述的刻板行为是动物频繁地重复一特定姿势或行为。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特定姿势或行为单日累计发生时长至少为1小时(如1~6小时,进一步如2、3、4、5小时);较佳地,所述特定姿势或行为包括:顺时针转圈(如沿笼转圈)、逆时针转圈、甩头、翻筋斗、旋转。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仪式样行为是动物在超过80%的情况下,重复时序性地发生若干种(如2、3、4或5种)刻板行为的组合;较佳地,单日累计发生时长至少为1小时(如1~6小时,进一步如2、3、4、5小时)。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饲养笼的容积为非人灵长类动物体积的20~200倍;较佳地30~80倍。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为青年恒河猴时(较佳地为2~8岁,更佳地为3~7岁),所述的饲养笼长度为600~1000毫米;宽度为600~1000毫米;高度为600~1000毫米。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为青年恒河猴时(较佳地为2~8岁,更佳地为3~7岁),所述的饲养笼长度为700~900毫米;宽度为700~900毫米;高度为700~900毫米。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固定时间段包括选自下组的时间段中的至少4个,较佳地至少5个,更佳地至少6个时间段:
(a)选自7:30~8:30的时间段内,观测5~15分钟;
(b)选自8:30~9:30的时间段内,观测5~15分钟;
(c)选自9:30~10:30时间段内,观测5~15分钟;
(d)选自10:30~11:30时间段内,观测5~15分钟;
(e)选自12:30~13:30时间段内,观测5~15分钟;
(f)选自13:30~14:30时间段内,观测5~15分钟;
(g)选自14:30~15:30时间段内,观测5~15分钟;
并且,上述(a)~(g)的时间段,彼此之间间隔至少30分钟,较佳地至少40分钟,更佳地间隔45~50分钟。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仪式样行为,属于强迫仪式样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询培训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询培训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87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