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向径向组合永磁与电磁混合励磁驱动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8897.3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8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义;魏玖存;耿慧慧;尹红彬;王善健;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铁 隔磁气隙 磁场 混合励磁 驱动电机 切向 永磁 磁极 空间分布结构 永磁转子铁芯 最大程度地 磁极中心 径向结构 永磁转子 能力强 重量轻 聚磁 漏磁 内端 电机 吸引 开发 | ||
本发明设计开发了一种切向径向组合永磁与电磁混合励磁驱动电机,永磁转子包括永磁转子铁芯、轴、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和隔磁气隙,相邻两个径向结构的第一磁铁中间靠内侧设置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内端和第二磁铁左右两端之间分别设置隔磁气隙,第二磁铁的空间分布结构吸引第一磁铁产生的磁场汇集于每极中心,每个磁极下的隔磁气隙呈倒V结构,一是避免漏磁,二是也能更好地引导每极磁场最大程度地向磁极中心集中,第二磁铁和隔磁气隙起到双层聚磁的作用,汇集磁场能力强、电机重量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电机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向径向组合永磁与电磁混合励磁驱动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上采用的永磁驱动电机的转子大多采用相邻径向结构的永磁体内端再放置切向结构的永磁体式结构,如现有技术,专利名称:永久磁铁式回转电机转子,公开号:JP特开平8-275419A,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转子铁芯、转轴、径向结构的永磁体和切向结构的永磁体,径向结构的永磁体沿转子铁芯直径方向,切向结构的永磁体沿转子铁芯圆周切向方向置于相邻两个径向结构的永磁体的内端之间,切向结构的永磁体中心在直径方向位于径向结构的永磁体的内端所在圆周,切向结构的永磁体的长等于相邻两个径向结构的永磁体的内端之间的长度,该结构的转子依靠永磁体用量的增加提高电机每极内的气隙磁密值,引起电机永磁利用不充分、重量重的问题,电机效率下降,因此其使用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开发了一种克服上述缺陷,汇集磁场能力强、电机重量减轻的切向径向组合永磁与电磁混合励磁驱动电机。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切向径向组合永磁与电磁混合励磁驱动电机,由前端盖、后端盖、机壳、转子、定子组成,其特征在于:驱动电机转子为切向径向组合永磁转子以及凸极转子;
切向径向组合永磁转子包括转子铁芯、轴、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和隔磁气隙,在转子铁芯圆周方向上均布有偶数个第一磁铁,第一磁铁为径向结构,第一磁铁的外侧与转子铁芯外圆之间不连接,第一磁铁横截面呈矩形,在相邻两个第一磁铁的中间设置有第二磁铁,第二磁铁为矩形,第二磁铁的长度均等于任意相邻两个第一磁铁中心连线的1/2,第二磁铁沿直径方向位于相邻两个第一磁铁的中心连线向第一磁铁内端的1/3处,在第一磁铁内端和第一磁铁内端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二磁铁之间设有隔磁气隙,每隔两个第一磁铁的隔磁气隙与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均连接,每隔一个隔磁气隙与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均不连接,相邻两个第一磁铁外侧面的极性和相邻两个第一磁铁之间的第二磁铁外侧面的极性相同,相邻第二磁铁外侧面的极性相反。
工作原理:
当驱动电机通入由三相逆变器经脉宽调制的三相交流电后,驱动电机的定子产生空间旋转磁场,它与转子所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转子产生与定子绕组旋转磁场方向一致的旋转转矩,使驱动电机的转子转动,进而驱动电动汽车运行。
本发明所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计开发了一种切向径向组合永磁与电磁混合励磁驱动电机,相邻两个径向结构的第一磁铁中间靠内侧设置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内端和第二磁铁左右两端之间分别设置隔磁气隙,第二磁铁的空间分布结构吸引第一磁铁产生的磁场汇集于每极中心,每个磁极下的隔磁气隙呈倒V结构,一是避免漏磁,二是也能更好地引导每极磁场最大程度地向磁极中心集中,第二磁铁和隔磁气隙起到双层聚磁的作用,汇集磁场能力强、电机重量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切向径向组合永磁与电磁混合励磁驱动电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永磁转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88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