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斗车底门锁闭状态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9084.6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1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胜;宫保贵;李兴钊;梁建平;黄舰波;刘俊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7/24 | 分类号: | B61D7/24;G01D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张立君 |
地址: | 0300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状态 门锁 位置传感器 监控系统 前置器 漏斗 手持检测设备 转动位置 曲拐 煤炭漏斗车 安全隐患 锁闭状态 通信连接 电连接 目视 底门 开闭 锁闭 直观 采集 监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漏斗车底门锁闭状态监控系统,包括: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用于监测上曲拐的转动位置,采集对应于转动位置的底门锁闭状态信息,上曲拐用于带动底门开闭;前置器,前置器与位置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底门锁闭状态信息;手持检测设备,手持检测设备与前置器通信连接,用于获取及显示底门锁闭状态信息。本发明的漏斗车底门锁闭状态监控系统不同于以前单纯靠目视和听声的方法以及操作经验,能够直观地反映锁闭信息,协助操作人员准确无误地判断锁闭状态,确保煤炭漏斗车的运用安全性,消除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货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漏斗车底门锁闭状态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的煤炭漏斗车绝大多数采用顶锁式开闭机构,包括开关两侧4个底门,设有三级锁闭装置,其中一级锁闭为顶锁机构,安装在底门销与长短顶杆之间。锁体承受底门销作用力的圆弧面是以锁体转动中心为圆心的圆弧,作用于锁体上的底门压力通过锁体的转动中心,因此底门销压在圆弧面的任意点上,锁体与底门销均呈平衡状态,锁体不会因底门销作用力的增大或减小而转动,因此即使经长途运输散粒货物振实后,锁闭作用也非常可靠。
为防止锁体在空车运行时振动自开,在两级传动的上、下部传动轴之间,设计了一个偏心式连杆,其偏心距为15+2mm,该连杆只有在转过死点时才可以开启,将下传动轴和锁体锁在指定的转动位置,形成了第二级锁闭装置。
为避免煤炭漏斗车底门被误操作打开后造成行车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进一步提高底门锁闭的可靠性,KM70型煤炭漏斗车设置了偏心锁闭式防误转动装置,即第三级锁闭装置。该装置采用偏心锁闭原理,卸货后将防误转动装置的拉环套入限位器上,通过拉环约束限位器的转动,达到限制上部传动轴转动的目的,实现第三级锁闭功能。转臂抬起到一定高度时将拉环从限位器上转出,可解除对上部传动轴转动的约束。同时在防误转动装置上设置了棘轮机构,制止转臂非正常转动,确保可靠锁闭。
煤炭漏斗车一般采用手动操作进行卸车和关门,其操作方式是将离合器手把扳至手动位,再将拉环从限位器上转出,然后手动逆时针旋转手轮即可同时打开两侧底门。卸完煤之后,顺时针旋转手轮,直至上曲拐转过极限位置产生自锁,此时两侧底门同时关闭。如图1和图2所示,煤炭漏斗车的底架中部设有中梁,底门开闭装置包括:上传动轴座、下传动轴座、上传动轴、下传动轴、上曲拐、下曲拐、偏心连杆、下传动轴。上传动轴座和下传动轴座设在中梁上,上传动轴和下传动轴分别设置在上传动轴座和下传动轴座上,上传动轴上连接上曲拐,下传动轴上连接下曲拐,同时下传动轴还连接底门轴,上曲拐和下曲拐通过偏心连杆连接,当顺时针旋转手轮时,上传动轴上转动带动上曲拐转动,上曲拐通过偏心连杆带动下曲拐运动,下曲拐带动下传动轴转动,下传动轴带动底门轴转动,上曲拐转过极限位置时底门闭合;同样的当逆时针旋转手轮时,底门打开。
为了使卸车人员能够直观地观察到上曲拐是否转到了极限位置,在端墙上专门将上曲拐的投影线(线宽20的红色线条E)涂打在端墙上一个白色底色的矩形框内,并在图视位置涂打字高“关门位”字样。
由于车辆在长期使用后,连杆与上曲拐的接触声响可能会变得很轻微,另外在光线阴暗时上曲拐与连杆的间隙和端墙上的上曲拐投影线都不方便观察,加上操作工人普遍对卸货系统作用原理和构造不了解,一旦在没有转过死点前停止转动减速器手轮,就会形成假锁闭现象。因此仅靠目视和听声的方法并不能确保底门连杆可靠锁闭。
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方法直观地反映煤炭漏斗车底门锁闭信息,协助操作人员准确无误地判断锁闭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直观地反映煤炭漏斗车底门锁闭信息底门锁闭状态监控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90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车新型传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铁出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