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连轧宽带钢表面红铁皮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9472.4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4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殳黎平;管传华;张博睿;胡文豪;周德锋;王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74 | 分类号: | B21B37/74;B21B4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魏峯 |
地址: | 31580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皮 宽带钢 热连轧 成分设计 钢带表面 硅钢产品 热轧工艺 优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连轧宽带钢表面红铁皮的控制方法,通过优化热轧工艺来改善钢带表面红铁皮缺陷,广泛适用于Si≤0.25%的各类含硅钢产品,具有成分设计局限性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轧钢带质量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连轧宽带钢表面红铁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热轧产品因过程控制或工艺参数设计不合理,成品上易产生片状、带状,甚至整面覆盖着一层红锈,产品经酸洗后,表面呈明显色差,俗称“虎皮纹”,此类产品在后续的电镀、电泳时表面质量不佳而被报废。另外,该缺陷严重降低钢产品酸洗效率,客户在酸洗时发现产品有红铁皮缺陷时,一般采用降低酸洗速度的方式来减轻该缺陷的危害,但即使酸洗速度降低50%,也不能有效提升酸洗后的表面质量。该缺陷常见于含硅产品中。在热轧板带钢生产线上,红铁皮附着于钢板表面呈现暗红色,常以条带状或柳叶状分布于钢板表面,甚至以面状覆盖整个板面,是热轧板带钢产线上“常见病”。
红铁皮缺陷是制约酸洗用热轧板带钢产品的关键质量问题。钢产品表面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轧钢工艺技术不断进步,终端产品生产呈现减工序、低成本、高效率和绿色化趋势后。热轧薄板的质量正向冷轧板接近,高表面质量的热轧板实现“以热代冷”成为热轧板带产品发展趋势。终端产品对于耐蚀、美观、降本等要求也日渐提高,钢板表面处理方式越来越趋向使用酸洗后电镀、电泳工艺,下游用户对于热轧板带钢的表面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红铁皮缺陷成为用户质量投诉的主要缺陷之一。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红铁皮缺陷在国内外板带钢生产研究领域一直是一个热点,对它的产生机理的文献资料较多。综合文献资料,普遍认为红铁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钢产品中Si含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在经高温加热后的板坯表面上生成的Fe2SiQ4沿基体和氧化铁皮界面生长,形成铁橄榄石的钉扎效应,造成除鳞效果差,FeO附着在中间坯表面,并在随后生产过程中迅速生成Fe2O3,从而产生红铁皮缺陷。文献中提供两种克服红铁皮缺陷的思路,一种是把钢中的Si至少需要降低至0.12%以下,最好控制在0.10%以下;另外一种是提高板坯加热温度,在Fe2SiQ4熔点温度(1173℃左右)以上进行除鳞。然而Si为钢铁冶金和钢材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脱氧元素和廉价的强化元素,降低Si含量后,需要采用Al脱氧方式,同时为了保证产品的性能,需要调整钢的合金成份,增加Mn或其他合金含量来保证产品机械性能,增加产品的冶炼成本。另外,降低Si含量会影响在部分焊接工艺下的材料焊接性能,造成焊缝脱氧不良形成起泡,而且现场粉尘大、工况差,导致产品工艺不适用。另外,板坯加热温度过高也会增加燃耗,产生其他表面质量问题。因此,针对具体产线,需要在此两种思路上进行细化和创新,才能有效解决具体的红铁皮缺陷。
文献虽有克服思路,但在实际应用中,红铁皮缺陷产品不时产生。部分厂家为了解决红铁皮问题,在产品成分设计中都改成了低Si设计(Si≤0.05%),并通过提高Mn含量来保证产品性能。部分厂家通过大幅提高板坯出钢温度,虽然克服了红铁皮缺陷,但产生了成品表面氧化铁皮厚,酸洗后表面质量差等新问题。总之,克服红铁皮缺陷的工艺要么不经济,要么产生了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连轧宽带钢表面红铁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结合产线实际情况,针对热轧钢带红铁皮缺陷制定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表面质量控制工艺方法,满足日益提高的表面质量要求,为高表面质量钢产品生产和以热代冷的发展方向提供质量保证,实现“减量化”绿色钢铁产品的理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连轧宽带钢表面红铁皮的控制方法,包括:
(1)将板坯加热,保温,然后除鳞,保证第一次除鳞温度不低于1175℃,除鳞水压力≥18MPa;
(2)将除鳞后的板坯进行粗轧,然后进行精轧,终轧温度≥860℃,获得中间坯;
(3)精轧后采用前段主冷模式冷却,最后卷取成卷,检验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94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