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伞干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9659.4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0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灏;徐兆康;朱奥奇;赵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5/16 | 分类号: | F26B5/16;F26B2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伞 微波感应装置 负压装置 加热装置 雨伞插入口 干燥装置 容器内部 引流装置 吸水部 启动加热装置 白色污染 避免污染 高温气流 室内环境 电连接 除水 触发 内壁 排出 伞具 吸水 去除 电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伞干燥装置,包括电源、纳伞容器、微波感应装置、加热装置、负压装置及引流装置,微波感应装置与加热装置以及负压装置电连接,纳伞容器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吸水部,将雨伞插入纳伞容器内部时,弹性吸水部与雨伞接触,对雨伞表面进行第一轮吸水;微波感应装置安装于雨伞插入口下方,雨伞前端从雨伞插入口插入进入到纳伞容器内后,触发微波感应装置启动加热装置及负压装置的开启,加热装置产生高温气流,对雨伞表面进行第二轮除水,位于纳伞容器底部的引流装置将纳伞容器内部的水分排出,高效去除伞具表面水分,避免污染室内环境,同时不会产生白色污染和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伞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下雨天人们用完雨伞后,雨伞上总是会残留许多的雨水,在雨水没有清理的情况下,当人们在挤公交车时,潮湿的雨伞在拥挤情况下,很容易碰触到他人,将他人的衣物打湿;同时雨水会滴到地面上,将地面打湿,使地面湿滑,导致他人容易摔倒。故现在,在很多商场或公共场所门口,会设置伞袋机收纳雨伞,使用塑料袋将雨伞进行收纳,但使用伞袋机会产生较多的白色污染及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伞干燥装置,可快速去除雨伞表面水分,方便快捷,无污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雨伞干燥装置,包括:
电源;
纳伞容器,所述纳伞容器上端设有雨伞插入口,所述纳伞容器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弹性吸水部,所述弹性吸水部用于与所述纳伞容器内的雨伞接触,以吸附雨伞上的雨水;
微波感应装置,所述微波感应装置设置于所述雨伞插入口的下方且靠近所述纳伞容器的内壁,所述微波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纳伞容器中是否有雨伞放入或有雨伞取出;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线圈,安装于所述纳伞容器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微波感应装置下方;
负压装置,位于所述纳伞容器的底部,用于给所述纳伞容器提供负压空间;
引流装置;位于所述纳伞容器的底部,用于将所述纳伞容器内的水分排出;
所述微波感应装置与所述加热装置、所述负压装置电连接,响应于所述微波感应装置检测到所述纳伞容器中有雨伞放入,所述加热装置及所述负压装置启动工作;响应于所述微波感应装置检测到所述纳伞容器中有雨伞取出,所述加热装置及所述负压装置停止工作。
优选地,所述纳伞容器内部设有上下均开口的内置伞架,所述内置伞架上端与所述雨伞插入口齐平,且所述内置伞架的上端直径与所述雨伞插入口的直径相等,所述内置伞架的下端与所述纳伞容器的底面接触,所述内置伞架用于固定雨伞及所述弹性吸水部。
优选地,所述纳伞容器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筒。
优选地,所述纳伞容器外部还设有密封外壳。
优选地,所述弹性吸水部为吸水海绵或吸水泡沫。
优选地,所述纳伞容器的内壁上从上至下设有三个弹性吸水部,最上端的所述弹性吸水部设于所述雨伞插入口。
优选地,所述弹性吸水部为圆环形。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96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向螺旋挤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余热回收型烘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