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泥早强型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0445.9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3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加美乐素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6 | 分类号: | C08F283/06;C08F220/06;C08F222/06;C04B24/26;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王***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早强型减水剂 切片 底料 底水 聚醚 液碱 混凝土 混凝土拌合物 分散作用 水泥颗粒 重量组份 工作性 含泥量 减水剂 减水率 配比为 中和剂 制备 催化剂 用水量 水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泥早强型减水剂,抗泥早强型减水剂包括以下重量组份的原料:底料8‑8.2份、A料0.9‑1份、C料0.1‑0.2份、B料0.56‑0.64份、催化剂0.04‑0.05份和中和剂0.12‑0.13份,底料包括VOPG‑2#聚醚切片、底水和32%液碱,且VOPG‑2#聚醚切片、底水、32%液碱的配比为4.55:5.40:0.05。本发明中,该抗泥早强型减水剂使用在一些含泥量较大的混凝土时,相比于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传统型减水剂,其减水率和保持性效果显著增强,提高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改善水泥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同时该抗泥早强型减水剂可以明显增强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水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泥早强型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大多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聚合物等。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或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减水剂多分为木质素磺酸盐类,多环芳香族盐类和水溶性树脂磺酸盐类,但是在对含泥量较大的混凝土中,减水率和保持性效果较差,同时无法增强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抗泥早强型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泥早强型减水剂,所述抗泥早强型减水剂包括以下重量组份的原料:底料8-8.2份、A料0.9-1份、C料0.1-0.2份、B料0.56-0.64份、催化剂0.04-0.05份和中和剂0.12-0.13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料包括VOPG-2#聚醚切片、底水和32%液碱,且VOPG-2#聚醚切片、底水、32%液碱的配比为4.55:5.40:0.05;
所述VOPG-2#聚醚切片为六碳不饱和醇聚醚,是一种双键共聚活性高的聚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A料由水、顺酐和丙烯酸混而成,且水、顺酐和丙烯酸的配比为0.75:0.03:0.22;
所述顺酐,又称顺丁烯二酸酐,为斜方晶系无色针状或片状晶体,有强烈刺激气味,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所述丙烯酸是聚合速度非常快的乙烯类单体和最简单的不饱和羧酸,且丙烯酸由一个乙烯基和一个羧基组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C料由水和80%巯基丙酸混合而成,且水和80%巯基丙酸混合为1:0.1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B料由水和还原剂602混合而成,且水和还原剂602的配比为1:0.05,所述还原剂602为次亚磷酸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催化剂为还原剂601和35%双氧水混合而成,且还原剂601和35%双氧水之间的配比为1:0.78,所述还原剂601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中和剂为32%液碱
一种抗泥早强型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置A料、B料和C料,首先取730kg水、37.5kg顺酐和194kg丙烯酸加入的混合搅拌罐中进行和一号混合搅拌制得A料;然后取570kg水和29.3kg还原剂602加入到二号混合搅拌罐中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制得B料;再取154kg水和15.4kg80%巯基丙酸加入到三号混合搅拌罐中进行充分搅拌制得C料,将制备的A料、B料和C料分别注入到三个滴加罐中进行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加美乐素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加美乐素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04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