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空压机内置式进油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0496.1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0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邓学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2 | 分类号: | F04B3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王春娇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压机 发动机缸体 进油管总成 进油通道 发动机 车用空压机 进油结构 端板 室内部空间 布置空间 拆装方便 节约空间 外部管路 外围轮廓 齿轮 油道 紧凑 连通 室内 占用 | ||
一种车用空压机内置式进油结构,包括空压机(1)、发动机缸体(5)、进油管总成(3)和空压机进油通道(9),所述的空压机(1)安装在发动机端板(2)上,所述发动机缸体(5)上设置有发动机缸体油道(11),所述的进油管总成(3)布置在发动机端板(2)齿轮室内,所述的空压机进油通道(9)安装在空压机(1)端面上,进油管总成(3)与空压机进油通道(9)连通。充分利用轮室内部空间,不占用发动机额外布置空间,避免了外部管路连接,减少了发动机外围轮廓尺寸,布置紧凑,节约空间,拆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油结构,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车用空压机内置式进油结构,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车用空压机普遍采用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内部摩擦副间都需要发动机机油润滑。现有的空压机普遍安装在发动机端板上,具体如图4所示为一种典型车用空压机进油润滑形式,其中空压机1通过安装法兰安装在发动机缸体端板2上,通过外接进油管进油润滑。但是,该布置形式使得管路连接较复杂,增加了发动机轮廓尺寸,影响发动机及整车布置的紧凑性和合理性;同时,在空压机1等零件拆装时,需要先拆进油管,拆装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安装在发动机端板上空压机外接进油管进油形式存在的影响发动机及整车布置的紧凑性和合理性、拆装不方便等问题提供一种空压机内置式进油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车用空压机内置式进油结构,包括空压机、发动机缸体、进油管总成和空压机进油通道,所述的空压机安装在发动机端板上,所述发动机缸体上设置有发动机缸体油道,所述的进油管总成布置在发动机端板齿轮室内,所述的空压机进油通道安装在空压机端面上,进油管总成与空压机进油通道连通。
所述进油管总成由两端的进油接头和进油管钎焊而成,所述的进油接头内形成进油接头油道,所述的进油管内形成进油管道,所述的进油管道两端分别与两端进油接头的进油接头油道连通,一端进油接头的进油接头油道与发动机缸体油道
所述的发动机端板上设置有端板连接孔,所述的进油接头两端与端板连接孔过盈配合连接。
所述空压机进油通道外围端面上设置有圆形进油密封槽,所述的进油密封槽内安装有O型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空压机安装在发动机端板上,进油管总成布置在发动机端板齿轮室内,这样充分利用轮室内部空间,不占用发动机额外布置空间,避免了外部管路连接,减少了发动机外围轮廓尺寸,布置紧凑,节约空间,拆装方便。
2、本发明中空压机进油通道安装在空压机端面上,空压机进油通道外围端面上设置有圆形进油密封槽,所述的进油密封槽内安装有O型密封圈,结构简单,实现了良好的密封,提高了密封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空压机油道端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发动机缸体油道端剖面示意图。
图4是现有的空压机进油结构示意图。
图中,空压机1,发动机端板2,进油管总成3,进油接头4,发动机缸体5,进油管6,进油管道7,O型密封圈8,空压机进油通道9,进油密封槽10,发动机缸体油道11,端板连接孔12,进油接头油道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04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