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百兆以太网口的总线聚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1428.7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3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邱智亮;高宇飞;潘伟涛;张洪斌;寇辰明;曾磊;李熙华;杨彩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H04L29/06;H04J3/02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速率数据 标志位 百兆以太网 百兆网口 发送装置 聚合系统 资源占用 数据处理 解汇聚 总线 模拟/数字信号 百兆以太网口 汇聚 时隙传输 数据传输 可用 发送 输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百兆网口的总线聚合系统,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对百兆网口数据处理速率低和资源占用比例高的问题。其包括百兆以太网PHY芯片、接收装置和发送装置。百兆以太网PHY芯片发送和接收模拟/数字信号;接收装置接收10路百兆速率数据,并通过分时隙传输汇聚成1路千兆速率数据和标志位,再将汇聚后的1路千兆速率数据和标志位发送给发送装置;发送装置接收1路千兆速率数据和标志位,并通过标志位将1路千兆速率数据解汇聚成10路百兆速率数据,最后将解汇聚后的10路百兆速率数据输出至百兆以太网PHY芯片。本发明提高了百兆网口的数据处理速率,降低了资源占用比例,可用于数据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总线聚合系统,可用于数据传输。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数据传输一般用于单个以太网口的数据传输,在涉及多个网口的数据传输时会浪费较多的资源,用资源换取传输速率。因此将多个以太网口进行汇聚是非常必要的。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以太网口的接收速率和资源利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华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申请的专利文献“实现SDH汇聚和以太网汇聚的双总线系统”(申请号200910076090.1,申请公开号CN 101459486A,公开日为2009.06.17)中提出了一种SDH汇聚和以太网汇聚的双总线系统,包括以太网总线、SDH总线、SDH汇聚单元、以太网汇聚单元、多种业务支路单元,可以同时实现SDH和以太网业务的汇聚,此系统的优点在于,能提供各种业务的接入、汇聚,汇聚容量大、配置灵活、可扩展性强,可以有效节省汇聚节点的业务端口、降低网络成本、提高网络性能。但是此系统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一,此系统只是涉及最多两个以太网业务总线的汇聚,不能进行十个甚至几十个以太网业务总线的汇聚;其二,由于此系统是通过交换机进行数据交换完成太网汇聚,不仅会降低数据处理速率,而且加大了资源的占用比例;其三,此系统只是提供了以太网汇聚的方法,但是没有提出用户侧数据解汇聚的方法,这会导致用户侧接收时数据混乱,不能正确地完成既定的数据传输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百兆以太网口的总线聚合系统,以降低资源的占用比例,提高数据的处理速率,实现对十个甚至几十个以太网业务总线的汇聚,保证正确高效地完成数据的传输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基于百兆网口的总线聚合系统,包括百兆以太网PHY芯片、接收装置和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接收来自百兆以太网PHY芯片的百兆速率数据,发送装置将数据发送至百兆以太网PHY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
10个百兆以太网PHY接收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百兆以太网PHY芯片的百兆速率数据,进行位宽转换和跨时钟域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至总线汇聚模块;
总线汇聚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10个百兆以太网PHY接收模块的10路数据,通过分时隙传输的方式进行总线聚合,并添加每路数据的标志位,最后将聚合后的1路数据和标志位一起传输至接收方千兆以太网MAC核;
接收方千兆以太网MAC核,用于对接收到的总线汇聚模块的1路数据和标志位,进行位宽转换和跨时钟域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和标志位传输至发送方千兆以太网MAC核;
所述发送装置包括:
发送方千兆以太网MAC核,用于对接收到的接收方千兆以太网MAC核的1路数据和标志位,进行位宽转换和跨时钟域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和标志位传输至总线解汇聚模块;
总线解汇聚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发送方千兆以太网MAC核的数据,按照标志位将数据发送到对应的输出处理缓存模块;
10个输出处理缓存模块,其10个以太网PHY发送模块一一对应,用于对接收到的总线解汇聚模块的数据进行存储,在存完一帧之后,将数据输出至对应的百兆以太网PHY发送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14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种车底盘监控系统的组网技术
- 下一篇:轨道交通用氢燃料电池网络拓扑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