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地下水含氧量梯度分布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2088.X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8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代朝猛;段艳平;沈晖;李彦;朱晏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地下水 含氧量 梯度 分布 装置 | ||
1.一种模拟地下水含氧量梯度分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无氧水供给和流速调控装置(1)、调容结构(19)、沙土箱(15),所述无氧水供给和流速调控装置(1)通过橡胶管(18)连接至所述沙土箱(15),所述调容结构(19)置于所述沙土箱(15)之间且连接在一起;
所述无氧水供给和流速调控装置(1)包括第一玻璃组件(7)和第二玻璃组件(13),所述第一玻璃组件(7)通过带阀门的连通管(10)与所述第二玻璃组件(13)相连,所述第一玻璃组件(7)由玻璃管(6)、第一橡胶塞(5)、带阀门的脱氧剂添加管(3)、带阀门的进水管(4)和滤网膜(2)组成,所述第一橡胶塞(5)置于所述第一玻璃组件(7)的顶部,所述玻璃管(6)从所述第一橡胶塞(5)中间穿过,所述带阀门的脱氧剂添加管(3)和所述带阀门的进水管(4)均位于所述第一玻璃组件(7)的同侧部,且所述带阀门的进水管(4)位于所述带阀门的脱氧剂添加管(3)的上侧,所述滤网膜(2)置于所述第一玻璃组件(7)的底部,所述带阀门的脱氧剂添加管(3)位于所述滤网膜(2)的上侧;所述第二玻璃组件(13)由若干个带阀门的出水管(9)、带阀门的导气管(11)、第二橡胶塞(8)、排水管(12)和透水石(14)组成,所述带阀门的导气管(11)从所述第二橡胶塞(8)中间穿过,所述第二橡胶塞(8)置于所述第二玻璃组件(13)的顶部,所述排水管(12)置于所述第二玻璃组件(13)的底部,所述带阀门的出水管(9)位于所述第二玻璃组件(13)的同侧部,所述第二玻璃组件(13)的底部填充透水石(14);
所述调容结构(19)包括支撑杆(20),所述支撑杆(20)位于所述调容结构(19)的上部;
所述沙土箱(15)包括采集孔(16)、前面板(17)、后面板(22)和底板(21);
若干个所述带阀门的出水管(9)的高度不同,从而用来调控向所述调容结构(19)和所述沙土箱(15)的出液流速;
所述调容结构(19)和所述沙土箱(15)通过紧固螺栓结构(23)和榫接式结构(24)相连接;
所述调容结构(19)和所述沙土箱(15)连接后的固定模型的内部长度为800mm,内部宽度为80mm,内部高度为500mm;
所述调容结构(19)、所述前面板(17)、所述后面板(22)和所述底板(21)的材质均为有机玻璃;
所述前面板(17)和所述后面板(22)上均设有采集孔(16),所述采集孔(16)的孔径为6mm,所述采集孔(16)之间的水平间距为100mm,所述采集孔(16)之间的竖直间距为80mm;
所述第一玻璃组件(7)的内径为175mm,外径为185mm,高度为300mm;所述带阀门的脱氧剂添加管(3)的内径为30mm,所述带阀门的脱氧剂添加管(3)距所述第一玻璃组件(7)顶部为200mm;所述带阀门的进水管(4)的内径为40mm,所述带阀门的进水管(4)距所述第一玻璃组件(7)顶部为50mm;所述滤网膜(2)距所述第一玻璃组件(7)底部为50mm,放置所述滤网膜(2)的环台的宽度为10mm;
所述第二玻璃组件(13)的内径为175mm,外径为185mm,高度为300mm;所述带阀门的出水管(9)的内径为30mm,所述带阀门的出水管(9)距所述第二玻璃组件(13)的顶部分别为100mm和200mm,所述排水管(12)的内径为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未经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208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