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扰素IFNβ在抗犬新孢子虫的医用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2223.0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8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华;张旭;张西臣;宫鹏涛;张楠;王晓岑;马赫然;李新;李赫;杨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8/21 | 分类号: | A61K38/21;A61P33/0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1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犬新孢子虫 新孢子虫 干扰素 新孢子虫病 医用用途 宿主 公共卫生 候选药物 宿主免疫 治疗效果 感染 治疗 养殖业 细胞 调控 | ||
本发明公开了干扰素IFNβ在抗犬新孢子虫的医用用途,通过调控宿主免疫水平来清除新孢子虫,显著抑制细胞和宿主中新孢子虫感染量,起到较为有效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为犬新孢子虫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候选药物,能够较好的治疗新孢子虫的感染,为公共卫生和养殖业提供了控制新孢子虫病新的途径,为彻底防控新孢子虫病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干扰素IFNβ在抗犬新孢子虫的医用用途,用于新孢子虫病的治疗,属于生物制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孢子虫病(
然而,目前尚无针对新孢子虫的有效疫苗和特效药物,已发现的药物中,有研究报道使用磺胺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林霉素等药物治疗新孢子虫病,但疗效不甚明显。
目前市场上有商品化的新孢子虫灭活疫苗,灭活疫苗对新孢子虫病仅可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另外一种常见的疫苗是新孢子虫活疫苗,此种疫苗在短期内可做到有效地防控新孢子虫病,但其安全性问题和回归致病性风险是其主要缺点,故活疫苗的广泛使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综上所述,目前仍没有有效治疗和防治新孢子虫的药物及疫苗,这给新孢子虫病的防控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新孢子虫病的有效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干扰素IFNβ在抗犬新孢子虫的医用用途,对于犬新孢子虫病有明显治疗作用;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蛋白的作用途径和使用浓度。
本发明所述的干扰素IFNβ是一种天然糖蛋白,属于细胞因子超家族,由大多数脊椎动物的免疫细胞在病毒、寄生虫和肿瘤细胞等刺激时产生。干扰素是宿主防御和稳态的细胞外蛋白,IFNβ具有明确的抗病毒、抗增殖和免疫调节特性。重组小鼠IFNB1由16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20.3kDa,稳定性为:粉末状态于-80℃可保存2年以上,溶液状态(溶于PBS中)于-20℃可保存半年。编码小鼠IFNB1 (NCBI基因号:P01575) (Met 1-Asn 182)的DNA序列与c端5个氨基酸(DDDDK)融合表达并纯化,内毒素< 1.0EU/μg。
本发明在体内和体外分别用重组蛋白IFNβ治疗感染新孢子虫的巨噬细胞和小鼠,观察其对感染新孢子虫的宿主细胞和小鼠体内治疗效果。同时提供该药物的工作浓度以及潜在的作用途径,为抗犬新孢子虫感染提供新的药物,为未来新孢子虫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候选药物。
本发明通过荧光定量分析细胞及宿主组织中IFNβmRNA表达水平,确定新孢子虫感染宿主能够诱导机体表达IFNβ。随后利用IFNβ蛋白治疗新孢子虫细胞感染模型和动物感染模型,分析IFNβ对细胞和宿主中新孢子虫的清除效果。统计细胞模型中新孢子虫的增殖抑制情况,同时分析IFNβ治疗后小鼠体重变化,利用绝对定量分析带虫量和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初始感染部位(腹腔灌洗液)免疫细胞数及细胞类型。
本发明积极效果在于:
发现了较为有效的治疗新孢子虫感染的蛋白--IFNβ,提供了干扰素IFNβ在抗犬新孢子虫的医用用途,通过调控宿主免疫水平来清除新孢子虫,显著抑制细胞和宿主中新孢子虫感染量,起到较为有效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为犬新孢子虫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候选药物,能够较好的治疗新孢子虫的感染,为公共卫生和养殖业提供了控制新孢子虫病新的途径,为彻底防控新孢子虫病奠定了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2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