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墙体损伤自修复装饰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2283.2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2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吴为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巢典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201/00 | 分类号: | C09D201/00;C09D175/02;C09D7/65;C09D7/61;B01J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3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墙体 损伤 修复 装饰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墙体损伤自修复装饰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弹性乳液30‑50份、硅酸钙10‑15份、钛白粉16‑20份、石墨烯2‑5份、硅石灰粉1‑1.5份、羧甲基纤维素0.5‑1.5份、高岭土1‑5份、膨润土0.3‑0.8份、羟基磷灰石1‑5份、自修复微胶囊10‑20份、聚酰胺0.3‑0.5份、聚乳酸0.5‑2份、聚乙酸乙烯酯1‑1.5份、功能助剂2.2‑6.1份、溶剂10‑30份;自修复微胶囊为均以脲醛树脂为壁材,分别以木质素改性聚氨酯预聚体、聚醚胺为芯材的两种微胶囊。该涂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自修复能力,其作为自修复装饰涂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墙体损伤自修复装饰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修复涂料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可称为智能涂料的名称,常指涂层遭到破坏后具有自修复功能,或者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有机聚合物涂料。
为满足自修复功能,涂料和修复过程需具备以下的基本条件与要求:(1)涂料本体中需含有流动相物质,在修复过程中能释放出来,而且修复试剂只有当涂膜受到损坏时或需要时才能释放出来。(2)某些损坏如裂缝、划痕等修复时,为有助于填入新的物质,往往要依赖外部一些修复试剂。(3)修复过程在无荷载条件下需要一定的时间。(4)为了有助于涂膜中修复试剂的释放速度和释放量,以及缩短修复时间,往往需要施加外部的能量,如:局部加热、紫外光或高速动能冲击等。(5)还需要损坏原因的测试手段与启动修复的活化方法。
现有的自修复涂料主要有以下几种:(1)从涂料的基本结构,可有分相结构的助剂型与连续相结构的本征型。(2)基于涂料的基本组成,在分相结构的助剂型涂料中,已经研究报道了不同配方组成:有包囊、纤维填料、有层状膨胀型填料、纳米高岭土等类型。(3)从修复机理上看,可以有液体释放型、化学反应型、体积膨胀型、可逆共价键型、可逆非共价键型和可逆聚合物网络型等。(4)从功能上看,可有外观修复功能、防腐功能修复涂料等。
胶囊结构的修复试剂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涂料助剂,然而,现有的胶囊结构的修复试剂仅仅能够在局部裂痕处发生交联,对裂缝进行填充,其与周围涂料的粘合力较差,容易造成二次损伤,并且二次损伤后的修复功能减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损伤自修复装饰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墙体损伤自修复装饰涂料,所述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弹性乳液30-50份、硅酸钙10-15份、钛白粉16-20份、石墨烯2-5份、硅石灰粉1-1.5份、羧甲基纤维素0.5-1.5份、高岭土1-5份、膨润土0.3-0.8份、羟基磷灰石1-5份、自修复微胶囊10-20份、聚酰胺0.3-0.5份、聚乳酸0.5-2份、聚乙酸乙烯酯1-1.5份、功能助剂2.2-6.1份、溶剂10-30份;
所述自修复微胶囊为两种,两种自修复微胶囊均以脲醛树脂为壁材,分别以木质素改性聚氨酯预聚体、聚醚胺为芯材,两种微胶囊的质量比为1∶1。
优选的,所述功能助剂为质量比为(3-5)∶(1-2)∶(2-5)∶(1-4)∶(0.5-1.5)的流平剂、消泡剂、防腐剂、pH调节剂、增稠剂。
优选的,所述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或丙烯酸流平剂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的,所述消泡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聚氧丙烯甘油醚或聚氧丙烯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的,所述防腐剂为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或2,2-二溴-3-次氮基丙酰胺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巢典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巢典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22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