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食用油中塑化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3185.0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5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书斌;李进;邵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殷理基油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3/00 | 分类号: | C11B3/00;C11B3/04;C11B3/06;C11B3/16;C11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油 脱色 塑化剂 脱臭 去除 脱水 活性炭 精炼工艺 真空脱水 残压 冬化 脱酸 喷射 蒸汽 沸腾 引用 改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食用油中塑化剂的方法,包括步骤一,脱酸;步骤二,水洗;步骤三,干燥;步骤四,脱色;步骤五,脱水;步骤六,脱臭;步骤七,冬化;将脱水食用油在恒温105℃的温度下进行真空干燥;将干燥后的食用油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将脱色后的食用油在恒温105℃的温度下进行真空脱水,时间为2个小时;通过蒸汽从罐底喷射使整个脱臭罐中食用油充分沸腾,真空度残压为100pa,保持恒温脱臭;该去除食用油中塑化剂的方法,可以做到基本不破坏食用油的原有营养成分的情况下去除食用油中的塑化剂,且去除过程仅对食用油精炼工艺参数有所改进,无需大的整改,利于企业工厂引用,适用性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去除食用油中塑化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油中的塑化剂(DBP/DEHP/DINP)超标是最近市场反应比较多的存在于食用油中的问题之一,目前在国家标准油茶籽油GB 11765-2018中无明确说明,在卫生部增塑剂限量通知(卫办监督函[2011]551号)中对塑化剂(DBP/DEHP/DINP)在食品中的含量有明确的最高限量的规定。而在现有的食用油生产工艺中,脱臭是目前可查到的可能去除食用油中塑化剂(DBP/DEHP/DINP)的方法之一,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按一般意义上的脱臭工艺和参数,并不能有效去除食用油中的塑化剂。因此,设计一种去除食用油中塑化剂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食用油中塑化剂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去除食用油中塑化剂的方法,包括步骤一,脱酸;步骤二,水洗;步骤三,干燥;步骤四,脱色;步骤五,脱水;步骤六,脱臭;步骤七,冬化;
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脱酸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初榨食用油加热至75-88℃,加入油重0.06-0.08%浓度为70%的磷酸,待均质混合后,搅拌并保温滞留进行酸反应;
2)降温至50-60℃再加入油重0.6-0.8%浓度为10-14%的碱液,搅拌并保温滞留进行混合反应30-45分钟,待反应结束后,经离心分离得到脱酸食用油;
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水洗包括以下步骤:
1)向上述步骤一中所得脱酸食用油中加入热水或稀碱、盐或其他电解质溶液,静置;
2)沉淀分层后,将上层脱水食用油分离出来;
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将上述脱水食用油在恒温105℃的温度下进行真空干燥;
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将干燥后的食用油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
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将脱色后的食用油在恒温105℃的温度下进行真空脱水,时间为2个小时;
其中在上述步骤六中,通过蒸汽从罐底喷射使整个脱臭罐中食用油充分沸腾,真空度残压为100pa,保持恒温脱臭;
其中在上述步骤七中,冬化包括以下步骤:
1)将脱臭厚度的食用油缓慢搅拌,控制冷却速度,逐渐冷却至4-6℃左右;
2)将分离析出的固体脂肪结晶经过过滤,使其和油分离即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塑化剂包括DBP/DEHP/DINP。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2)中,混合搅拌速度为50-60rpm,搅拌时间为20-30分钟。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五中,真空度为200pa。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六中,蒸汽温度为2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殷理基油脂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殷理基油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31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亚麻仁油的低温打浆和制饼冷榨工艺
- 下一篇:一种鱼油的精炼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