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含乳和添加剂的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33686.9 申请日: 2019-04-24
公开(公告)号: CN110037214A 公开(公告)日: 2019-07-23
发明(设计)人: 李志龙;丁洁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瑞赛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2/38 分类号: A23L2/38;A23L33/135;A23L33/18
代理公司: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代理人: 郑青松
地址: 266400 山东省***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乳酸菌 含乳 添加剂 乳酸菌饮料 制备 白砂糖 乳糖 活性小分子肽 葡萄糖 减少添加剂 调理肠胃 无菌灌装 纯净水 预热的 肠道 灭菌 补充 海盐 菊粉 均质 耐受 肥胖 蛋白质 发酵 接种 配制 过量 人群 伤害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含乳和添加剂的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的配制;S2:将天然活性小分子肽、菊粉、白砂糖、葡萄糖和海盐溶液加入预热的纯净水中,进行均质;S3:原料的灭菌;S4:接种;S5:发酵;S6:无菌灌装,本发明能够使乳酸菌的活力、数量达到最佳水平,可有效的补充肠道乳酸菌,达到调理肠胃的目的;同时,无任何添加剂,减少添加剂对身体的伤害;本发明内不含乳,能够避免蛋白质和糖分添加过量所引发的肥胖、三高等问题,并且能够满足乳糖不耐受人群补充乳酸菌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不含乳和添加剂的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益生菌国内市场主要有三种产品:一、酸奶—是用多种乳酸菌接种在牛奶中直接发酵而成,其活菌成分如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乳酸链球菌等,都是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属于奶制品;二、乳酸菌饮料—是用发酵得到的某种或多种乳酸菌,与调味剂调配出来的饮料;三、乳酸饮料—是不含活菌的饮料,加入乳酸、调味剂调制而成;以上三种产品最大的缺点就是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糖分,因此消费者在补充乳酸菌的同时会摄入过剩的营养,导致肥胖、三高等问题,甚至还会附带摄入一些有害物质,如目前市面上的酸奶大多含有调味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如安赛蜜、三氯蔗糖、食品用香精、果胶等),这些食品添加剂本身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国内市场销售的乳酸菌饮品都是奶制品,过多强调营养摄入、营养补充、营养全面,同时,乳糖不耐受人群也要谨慎选择奶制品,但其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正常饮食摄入的营养物质已经能够满足人体需求,甚至一大部分人已经出现由于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三高”等疾病的情况,因此乳酸菌饮料再过多强调“营养”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其实早在20世纪初,著名生物学家梅契尼柯夫就已经发现“乳酸菌是益生菌、长寿菌”,他依据此发现提出的“长寿学说”使他获得了诺贝尔奖。

但是之后人们更热衷于开发含有乳酸菌的乳制品,仿佛乳酸菌如果不放在乳制品中就不能称之为乳酸菌了一般,久而久之,人们在利用乳酸菌的道路上越走越偏,最后几乎忘记了“获得优质乳酸菌”这个初衷,而纷纷跑去研究酸奶等奶制品了,其实,研究表明,乳酸菌并非在乳制品中生长最旺盛,只要营养液中各营养物质含量适宜、比例科学,乳酸菌的活力、数量才能达到最佳水平,其“益生”作用才能发挥到极致,因此,为避免蛋白质和糖分添加过量、营养过剩,满足乳糖不耐受人群的需要,以及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伤害,充分发挥乳酸菌的“益生”作用,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不含乳、零添加、乳酸菌活力强的饮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牛奶、脱脂牛乳等乳制品对乳酸菌饮料造成的营养过剩和乳糖不耐受等问题,从多角度寻找代替牛乳的物质,研究不同替代物对乳酸菌数量的影响,通过对饮料配方以及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一种不含乳和添加剂的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不含乳和添加剂的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的配制:分别按比例称取天然活性小分子肽、白砂糖、葡萄糖、海盐溶液、菊粉以及纯净水各组分;

S2:将天然活性小分子肽、菊粉、白砂糖、葡萄糖和海盐溶液加入预热的纯净水中,进行均质;

S3:原料的灭菌:将步骤S2配制好的原料温度升至第一温度区间,并保持此区间温度20min~30min;持续此温度结束后,迅速将原料的温度降至第二温度区间;再重复一次升温步骤,将上述原料温度升至第一温度区间,并保持此区间温度20min~30min;迅速将原料温度降至升至第二温度区间;

S4:接种:在步骤S3灭菌后的原料里,加入乳酸菌菌种进行接种,接种后,均质;

S5:发酵;

S6:无菌灌装:发酵后的乳酸菌饮料,匀质后进行无菌灌装,得到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瑞赛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瑞赛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36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