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产品残留农药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4262.4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1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功;周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嘉灏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残留农药 多壁碳纳米管 罗丹明B 检测 化学传感器 荧光信号 农产品 荧光 游离 解脱 脱离 响应 申请 恢复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农产品残留农药的检测方法。本申请的检测方法中,化学传感器在残留农药成分的存在下,残留农药成分通过与多壁碳纳米管结合而造成罗丹明B分子从多壁碳纳米管脱离下来,从而产生游离的罗丹明B,由此恢复荧光信号。这样,罗丹明B分子从多壁碳纳米管的解脱反应的速率较快,因此使得荧光产生的响应速度较快。残留农药成分通过与多壁碳纳米管结合较为容易彻底,使得检测更为精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产品残留农药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食用受到农药污染的果蔬而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因而果蔬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和无公害蔬菜计划的实施受到了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酷类农药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类农药,也是目前农药残留检测的重点。
农药残留分析最早仅局限于化学法和生物测定法,检测方法灵敏度低。20世纪60年代以来,色谱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农药残留分析的发展,成为了主要的分析方法。应用于检测农药残留的色谱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农药残留分析又有了新的发展,这些新的分析技术包括现代光谱分析、波谱一色谱联用、酶联免疫分析、现代色谱分析、生物传感和化学计量与信息技术等。这些方法大部分可达到农药残留痕量分析的要求,并具有很高的精度和灵敏度。但是它们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操作复杂、费时费力、成本高等缺点。例如,气相色谱法一直是检测环境中农药最为通用的方法,但是该方法涉及到样品的提取、纯化、浓缩等许多复杂的预处理过程,导致检测速度慢、连续性差,而且所用检测仪器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因而不适于有机磷农药的连续在线检测;“酶抑制率法+分光光度法”己被列为国家推荐标准(GB/T 5009.199-2003),成为对果蔬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酷类农药残留进行现场快速初筛/定性检测的主流技术之一,但是,酶抑制法这种检测方式灵敏度较差和响应速度较慢。
中国专利CN109387503A公开了一种化学发光纳米传感器。该化学发光纳米传感器是由化学发光高能供体以及特定尺寸的金纳米颗粒构成,其中金纳米颗粒为能量受体,由化学发光高能供体激发特定尺寸的金纳米颗粒产生光学信号。化学发光高能供体是由对(2,4,6-三氯苯基)草酸酷和强氧化剂组成的化学发光体系反应得到。该现有技术中,虽然能够检测的灵敏度较高。尽管如此,由于以金纳米颗粒为能量受体,金纳米颗粒的尺寸较小(13nm),存在二方明问题:一方面容易团聚而带来检测的精确度降低;第二方面,金纳米颗粒同农药成分福美双发生分子的接触膨胀的几率不够高,导致发光反应的活性不够,最终影响检测的响应速度较慢。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农产品残留农药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的精确度较高,响应速度较快。
本申请的农产品残留农药的检测方法,使用包含罗丹明B、铁酸镍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的化学传感器进行检测。
本申请中,在化学传感器中,罗丹明B的作用是作为荧光物质,通过电子轨道的跃迁产生荧光而被捕获。铁酸镍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的作用是作为罗丹明B的受体,它能与罗丹明B分子产生非共价键结合力以形成复合物。该非共价键结合力是范德华力和π~π堆积作用。π~π堆积作用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罗丹明B的分子结构中具有稠环结构,稠环结构具有可电子离域的π电子;而铁酸镍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所具有的多壁碳纳米管也具有可电子离域的π电子,在电子离域下,π电子之间便会产生一种距离较长的作用力,由此发生分子的堆叠,从而形成更广域的电子离域以趋向更稳定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嘉灏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嘉灏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42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