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软土地基中的抗浮桩结构及其丰水期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4361.2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9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程晓波;徐新华;唐伟明;范丹平;唐徐东;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E02D5/38;E02D5/4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伍星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浮桩 预置 插口 软土地基 丰水期 钢筋笼 承台 套筒 通孔 主筋 施工 伸出 表面设置 顶端设置 互不干涉 剪切破坏 剪切应力 体内部 底端 正对 桩体 匹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土地基中的抗浮桩结构及其丰水期施工方法,包括桩体、位于桩体内部的钢筋笼,还包括承台,承台上表面设置环形的套筒,承台内设置若干预置筋,预置筋从套筒内部的承台上表面伸出,若干伸出的预置筋与钢筋笼底端的主筋一一正对;预置筋的顶端设置插口,钢筋笼上的主筋的底端设置与插口相匹配的插入部,每个插入部均插入至对应的插口中;插入部与插口的连接处还设置保护套;承台上设置若干通孔,通孔与预置筋互不干涉。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软土地基中的抗浮桩结构及其丰水期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扩底抗浮桩底部受剪切破坏影响的问题,实现降低扩底抗浮桩受剪切应力的破坏、提高抗浮桩强度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浮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软土地基中的抗浮桩结构及其丰水期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抗浮桩不同于一般的基础桩,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能,与一般基础桩的最大区别在于:基础桩通常为抗压桩,桩体承受建筑荷载压力,受力自桩顶向桩底传递,桩体受力大小随着建筑荷载的变化而变化;而抗浮桩则为抗浮桩,桩体承受拉力,普通抗浮桩受力也是自桩顶向桩底传递,桩体受力大小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变化,但两者受力机制恰好相反。
抗浮桩作为当今主流的抗浮措施,因为其经济、高效、便捷等优势得到广泛使用:用作承受上拔荷载的建筑物基础,如桥墩的锚桩、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基础;也用作特殊地质条件下或结构位置的建筑物基础,如膨胀土或冻土地基、受地下水控制的软土地基等。扛把子按截面形状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等截面抗浮桩和扩底抗浮桩。传统意义上的等截面抗浮桩,其抗拔能力十分有限,因此为了提高抗拔能力,通常将桩作成非等截面形式,通常为扩底桩。其主要目的是使桩体不仅能发挥桩土间侧摩阻力,而且还能充分发挥扩底部分的扩孔阻力。
但是对于扩底抗浮桩而言,现有技术中长期受到剪切破坏的困扰。剪切破坏的原理为:在集中力作用下,在扩底抗浮桩的底板内引起正应力和剪应力,在集中力周围合成较大的主拉应力,当主拉应力超过桩身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则开始在集中力周围产生斜裂缝,斜裂缝发展形成锥体或斜截面等三维空间内的破坏。如附图1所示,图1中箭头方向表示受力方向,可以看出现有的扩底抗浮桩底部扩底形成的台阶结构是引起剪切破坏的主因。但是对此,现有技术中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软土地基中的抗浮桩结构及其丰水期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扩底抗浮桩底部受剪切破坏影响的问题,实现降低扩底抗浮桩受剪切应力的破坏、提高抗浮桩强度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软土地基中的抗浮桩结构,包括桩体、位于桩体内部的钢筋笼,还包括承台,承台上表面设置环形的套筒,承台内设置若干预置筋,所述预置筋从套筒内部的承台上表面伸出,若干伸出的预置筋与钢筋笼底端的主筋一一正对;所述预置筋的顶端设置插口,所述钢筋笼上的主筋的底端设置与所述插口相匹配的插入部,每个插入部均插入至对应的插口中;插入部与插口的连接处还设置保护套;所述承台上设置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与预置筋互不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43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