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吸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4925.2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6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顿向明;凌申宇;敬忠良;陈务军;董鹏;潘汉;黄健哲;陈家耕;高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翼搏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28 | 代理人: | 杨丹莉;李丹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吸附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吸附装置,包括拉力传递模块、真空吸附模块和凸轮驱动模块。凸轮驱动模块用于产生瞬时拉力,拉力传递模块与凸轮驱动模块相连接,用于传递凸轮驱动模块产生的拉力,真空吸附模块用于根据拉力传递模块的拉力使其内部的吸盘产生形变,藉由吸盘内部与外部产生的气压差使大气压力作用在吸盘的底座,以稳定地吸附在平面上。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凸轮驱动模块产生拉力,并通过拉力传递模块远距离地、实时地将拉力传递至自动吸附装置的吸盘,从而实现作动器和吸盘的分离设计。此外,真空吸附模块采用吸盘形变所产生的真空环境,使吸附装置稳固地吸附在平面上,提升接触时的密封性,减少或消除不易抓取以及抓取中途掉落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很多的生产线上需要对加工的产品进行抓取安放,例如铭牌机在抓取铭牌时,往往使用吸盘吸附并进行抓取操作,然而现有的吸盘由于材质不够软,在与抓取物体接触时,接触点的密封性不够好。并且在吸盘下压过程中,其内部的气体排放并不完全,容易造成抓不住或虽然抓到但中途掉落的现象,严重影响加工效率,降低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自动抓取装置在使用时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吸附装置。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吸附装置,适于在平面上进行吸附操作,该自动吸附装置包括拉力传递模块、真空吸附模块和凸轮驱动模块。其中,所述凸轮驱动模块用于产生瞬时拉力,所述拉力传递模块与所述凸轮驱动模块相连接,用于传递所述凸轮驱动模块产生的拉力,所述真空吸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拉力传递模块的拉力使其内部的吸盘产生形变,藉由所述吸盘内部与外部产生的气压差使大气压力作用在所述吸盘的底座,使所述自动吸附装置稳定地吸附在所述平面上。
在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拉力传递模块包括拉线外管、拉线、端盖、桥接扣、铰链销。其中,拉线外管包裹拉线,拉线与吸盘之间通过桥接扣和铰链销链接。
在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凸轮驱动模块包括电机和凸轮,所述凸轮与拉线相连,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凸轮旋转从而产生所述拉力。
在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凸轮驱动模块还包括向心补偿部,用于补偿所述真空吸附模块放置时所产生的偏角,使所述吸盘与所述平面完全贴合。较佳地,所述向心补偿部为角支轴承,藉由所述角支轴承提供向心偏角柔性补偿功能。
在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吸盘为橡胶材质,且所述吸盘为喇叭形状。
在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真空吸附模块位于所述自动吸附装置的一端,所述凸轮驱动模块位于所述自动吸附装置的另一端,其间设置所述拉力传递模块。
采用本发明的自动吸附装置,其包括拉力传递模块、真空吸附模块和凸轮驱动模块。其中,凸轮驱动模块用于产生瞬时拉力,拉力传递模块与凸轮驱动模块相连接,用于传递凸轮驱动模块产生的拉力,真空吸附模块用于根据拉力传递模块的拉力使其内部的吸盘产生形变,藉由吸盘内部与外部产生的气压差使大气压力作用在吸盘的底座,使自动吸附装置稳定地吸附在平面上。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自动吸附装置通过凸轮驱动模块来产生拉力,并通过拉力传递模块远距离地、实时地将拉力传递至自动吸附装置的吸盘,从而实现作动器和吸盘的分离设计。此外,真空吸附模块采用橡胶吸盘的形变所产生的真空环境,使吸盘内部和外部形成气压差,从而使吸附装置稳固地吸附在平面上,提升接触时的密封性,减少或消除不易抓取以及抓取中途掉落的现象。
附图说明
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其中,
图1示出依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自动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图1的自动吸附装置的凸轮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翼搏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翼搏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49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