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燃料电池客车氢电联动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5165.7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7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囤金军;刘雷;王波;梁满志;刘诗琪;姚国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B60H1/00;B60J1/12;B60J7/00;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哲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系统 氢气浓度传感器 氢燃料电池 电动空调 电动门窗 控制器 天窗 换气扇 车舱 联动 氢电 空气清新功能 氢浓度传感器 客车 控制器连接 分析判断 声光报警 通风功能 自动打开 氢气 分级 指令 检测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客车氢电联动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该安全系统包括:多个设置在车舱内不同位置的氢气浓度传感器,所述氢气浓度传感器均与氢控制器连接,所述氢控制器分别连接CAN总线仪表、天窗换气扇、电动空调和电动门窗;所述氢控制器通过接收不同位置的氢浓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舱内不同区域的氢气浓度值进行分析判断,分级执行CAN总线仪表的声光报警指令、天窗换气扇的通风功能、电动空调的空气清新功能和/或电动门窗自动打开的安全逃离功能。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氢燃料安全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客车氢电联动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氢燃料电池是21世纪最有希望的新一代绿色能源动力系统,有助于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国家政策的驱动,氢燃料电池客车将逐步实现批量化生产。
然而,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发现,目前,氢燃料电池客车的储氢系统多采用350bar或700bar高压储氢,由于氢气的强扩散性,整个储氢供氢系统中,氢气难免会有少量逸出到客舱内。根据相关标准描述,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如果氢气集聚,体积浓度达到4%-75%,就存在燃烧甚至爆炸的危险,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氢燃料电池客车氢电联动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该安全系统结构简单、合理,可实现氢电联动,快速将客舱内泄漏的氢气排放到大气中,将危险降到最低。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氢燃料电池客车氢电联动安全系统。
一种氢燃料电池客车氢电联动安全系统,该安全系统包括:
多个设置在车舱内不同位置的氢气浓度传感器,所述氢气浓度传感器均与氢控制器连接,所述氢控制器分别连接CAN总线仪表、天窗换气扇、电动空调和电动门窗;
所述氢控制器通过接收不同位置的氢浓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舱内不同区域的氢气浓度值进行分析判断,分级执行CAN总线仪表的声光报警指令、天窗换气扇的通风功能、电动空调的空气清新功能和/或电动门窗自动打开的安全逃离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氢气浓度传感器设置于氢气易泄漏且安全控制关键位置,包括客车乘客舱、发动机舱、加氢口舱和气瓶舱。
进一步地,所述氢气浓度传感器通过CAN总线与所述氢控制器连接,将检测到的氢气浓度值传输至所述氢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氢控制器,用于通过接收氢浓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氢气浓度值,将氢气浓度值根据不同预设限值生成一级执行命令、二级执行命令和三级执行命令,分级执行CAN总线仪表的声光报警指令、天窗换气扇的通风功能、电动空调的空气清新功能和/或电动门窗自动打开的安全逃离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CAN总线仪表设置于驾驶室,用于接收氢控制器的指令,显示车舱内不同位置氢气浓度值,根据接收的氢控制器的一级执行命令、二级执行命令和三级执行命令,执行氢气浓度超限后的声光报警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天窗换气扇设置于车舱顶部,用于接收氢控制器的一级执行命令,执行天窗换气扇的通风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空调设置于车舱顶部,用于接收氢控制器的二级执行命令,执行电动空调的空气清新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门窗设置于车舱两侧,用于接收氢控制器的三级执行命令,执行电动门窗自动打开的安全逃离功能。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氢燃料电池客车氢电联动安全系统控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51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信息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载记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