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anopy+Kmeans聚类的路网子区划分及其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6084.9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2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辉;曹成涛;廖建尚;李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8G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8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子 路段 算法 中心点 聚类 经纬度 实时采集 样本数据 神经网络技术 数据预处理 聚类中心 欧氏距离 数据点 评估 采集 | ||
1.一种基于Canopy+Kmeans聚类的路网子区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路网子区划分方法以实时采集路段中心经纬度、路段平均速度、路段平均密度为样本数据,具体步骤如下:
(1)进行数据预处理;采用基于“最小最大原则”的Canopy算法,确定若干个Canopy及Canopy中心点;
(2)在步骤(1)之后,进行Kmeans的二次聚类;采集步骤(1)中的Canopy中心点,以各Canopy中心点为K个聚类中心点;
(3)在步骤(2)之后,分别计算各数据点到K个聚类中心点的欧氏距离,并将其划分到距离最小的聚类中,形成新的聚类;
(4)在步骤(3)之后,计算K个新聚类中各数据点的均值,并将该值作为新的聚类中心uk,其公式如下:
式中,rnk——是否属于第K类的系数,若xn属于在第K类的范围内,则rnk=1,否则rnk=0,rnk的公式如下:
(5)在步骤(4)之后,然后循环步骤(3)到(4),直到聚类中心不再变化;
(6)在步骤(5)之后,输出结果,得到K个聚类,根据K个聚类完成路网子区的划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anopy+Kmeans聚类的路网子区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确定若干个Canopy形成Canopy集合,具体步骤如下:
采集路网数据,形成路网数据集合X={xi|i=1,2,…,n},其中xi为路网中第i条路段的子区划分参数,xi={路段中心经度xi1,路段中心纬度xi2,路段平均速度xi3,路段平均密度xi4};对于若其满足如下公式:
则,称xi为Canopy集合,Cj为Canopy中心点且假设已知前m个Canopy中心点,则Distmin(i)表示第i个候选数据点xi与前m个Canopy中心点之间最小距离的最大者,其公式如下:
式中,——待确定的第i个Canopy中心点与前m个已确定的Canopy中心点的所有间距中最小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anopy+Kmeans聚类的路网子区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确定Canopy中心点,具体步骤如下:
采集路网数据,形成路网数据集合X={xi|i=1,2,…,n},对于若其满足如下公式:
则称Cm为非Canopy候选中心点集合。
4.一种对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Canopy+Kmeans聚类的路网子区划分方法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浮动车数据FCD,估测路网的宏观基本图MFD,对路网子区划分方法的划分结果的合理性进行测试评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Canopy+Kmeans聚类的路网子区划分方法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浮动车数据FCD,估测路网MFD的公式如下:
式中:kw——利用浮动车数据估算的路网交通密度(veh/km);
qw——利用浮动车数据估算的路网交通流量(veh/h);
ρ——浮动车在路网中的覆盖率;
m′——采集周期T内记录的浮动车数;
n——路网中路段总数;
t′j——采集周期T内第j浮动车的行驶时间(s);
li——第i路段的长度(m);
T——采集周期(s);
d′j——采集周期T内第j辆车的行驶距离(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608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