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形装置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6757.0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6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贾文川;张晓龙;孙翊;蒲华燕;马书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B25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夹具 | ||
1.一种板形装置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卡夹模块(1)、安装架模块(2)、主基板模块(3);所述柔性卡夹模块(1)固定安装在安装架模块(2)的内侧边缘,用于夹持板形装置;所述安装架模块(2)固定安装在主基板模块(3)上,并具有与主基板模块(3)快速分离的能力;所述主基板模块(3)用于承载柔性卡夹模块(1)和安装架模块(2),并具有与常规工作台以及机械框架相连接的能力;
所述柔性卡夹模块(1)包括底部柔性卡夹模块(11)和侧部柔性卡夹模块(12);所述底部柔性卡夹模块(11)包括第一底部柔性卡夹子模块(111)和第二底部柔性卡夹子模块(112);所述第一底部柔性卡夹子模块(111)和第二底部柔性卡夹子模块(112)的结构完全相同,并分别固定安装在安装架模块(2)底部的内侧边缘;所述侧部柔性卡夹模块(12)包括第一侧部柔性卡夹子模块(121)和第二侧部柔性卡夹子模块(122);所述第一侧部柔性卡夹子模块(121)和第二侧部柔性卡夹子模块(122)的结构完全相同,并分别安装在安装架模块(2)两侧的内侧边缘,其中一侧为固定安装,另一侧为非固定安装;
所述第一底部柔性卡夹子模块(111)和第二底部柔性卡夹子模块(112)的结构和内部连接方式完全相同,均包括底部安装软块(1101)、底部软挡块(1102)、底部上板簧安装块(1103)、底部下板簧安装块(1104)、底部上板簧(1105)、底部下板簧(1106)、底部上橡胶垫(1107)、底部下橡胶垫(1108)、底部上台阶定位销(1109)、底部下台阶定位销(1110)、底部左等高螺栓(1111)、底部右等高螺栓(1112)、底部上左弹簧螺栓(1113)、底部上右弹簧螺栓(1114)、底部下左弹簧螺栓(1115)、底部下右弹簧螺栓(1116);
所述底部上板簧(1105)为薄板弹簧,其和底部上橡胶垫(1107)均为薄片形状,并互相紧密连接为一组薄片结构,该薄片结构固定安装在底部上板簧安装块(1103)的侧边;
所述底部上板簧安装块(1103)为块状结构,其侧边开有斜槽,用于卡紧安装底部上板簧(1105)和底部上橡胶垫(1107)连接形成的薄片结构,其顶部有两个台阶通孔和一个销通孔,两个台阶通孔分别用于安装底部上左弹簧螺栓(1113)和底部上右弹簧螺栓(1114),一个销通孔用于安装底部上台阶定位销(1109);底部上板簧安装块(1103)安装在底部安装软块(1101)的上表面;
所述底部下板簧安装块(1104),其与底部上板簧安装块(1103)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完全相同;所述底部下板簧(1106)和底部下橡胶垫(1108)的结构与相互间连接方式,分别与底部上板簧(1105)和底部上橡胶垫(1107)的结构与相互间连接方式完全相同,底部下板簧(1106)和底部下橡胶垫(1108)连接形成的薄片结构,卡紧安装在底部下板簧安装块(1104)的侧边斜槽中;底部下板簧安装块(1104)安装在底部安装软块(1101)的下表面;底部上板簧(1105)和底部下板簧(1106)形成一组相互配合的弹簧夹片,用以夹持板形装置,底部上橡胶垫(1107)和底部下橡胶垫(1108)用以提高夹持的摩擦力;
所述底部安装软块(1101),其结构在水平向一侧形成内卡槽形状,用于与安装架模块(2)中的安装架(21)底部结构卡装,与该侧相反一侧的结构包含槽和两个螺纹孔结构,用于安装底部软挡块(1102);在底部安装软块(1101)的竖直侧方向上,在结构的中间部位有等距排列的一组螺纹孔,其与底部上板簧安装块(1103)的两个台阶通孔,以及底部下板簧安装块(1104)的两个台阶通孔同时配合,用以安装固定底部上板簧安装块(1103)和底部下板簧安装块(1104);在底部安装软块(1101)的竖直侧方向上,在结构的中间部位有一个通孔,该通孔与底部上板簧安装块(1103)中的销通孔和底部下板簧安装块(1104)中的销通孔同时配合,用以提供安装定位;在底部安装软块(1101)的竖直侧方向上,在结构的两侧部位各有一组螺栓孔,分别用于安装底部左等高螺栓(1111)和底部右等高螺栓(1112),以进而实现底部安装软块(1101)和安装架(21)的紧固安装;
所述底部软挡块(1102)为扁块状结构,安装在底部安装软块(1101)的侧面;底部软挡块(1102)的结构一侧有两个形状相同的台阶形通孔,其与底部安装软块(1101)侧面的两个螺纹孔配合以用于螺栓连接;底部软挡块(1102)既增加底部安装软块(1101)的弹性,以进而增加底部上板簧(1105)和底部下板簧(1106)间的夹持角度调节能力,也用以调节底部安装软块(1101)与板形装置间的最近距离;
所述底部左等高螺栓(1111)和底部右等高螺栓(1112)均为等高螺栓零件,其结构完全相同;
所述底部上左弹簧螺栓(1113)、底部上右弹簧螺栓(1114)、底部下左弹簧螺栓(1115)和底部下右弹簧螺栓(1116),其结构完全相同,均由螺栓、弹簧垫圈和平垫圈组成,同时使用弹簧垫圈和平垫圈用以提升防松能力并增加螺栓接触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67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