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制备氧代紫罗兰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6822.X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3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强;徐迎波;田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9/647 | 分类号: | C07C49/647;C07C45/2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乔恒婷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制备 紫罗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制备氧代紫罗兰酮的方法,是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在紫罗兰酮的烯丙位催化氧化获得氧代紫罗兰酮。本发明方法能高产率的合成氧代紫罗兰酮,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合成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效制备氧代紫罗兰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紫罗兰酮有α、β、γ三种同分异构体,结构式如下:
在天然产物中多以α、β两种紫罗兰酮的混合物存在,未见有γ-紫罗兰酮存在。在品味感观上,α、β两种紫罗兰酮均富有较强的甜木香口味带果香的感观,微苦,尾香处有花木香气的感观。比较起来,α-紫罗兰酮的香气甜韵更充足,β-紫罗兰酮更富有一些膏香和果香感观。紫罗兰酮可少量用于酒味及烟草味道的香精中,纯度较低的紫罗兰酮可用于皂用。β-紫罗兰酮还可以用作维生素A的中间体。紫罗兰酮的衍生物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花草、植物和烟草中的类胡萝卜素的C13降解产物。1972年,E.Demole等在白肋烟、土耳其烟和希腊烟叶发现了一种重要的成份大柱三烯酮(Ⅰ)和(Ⅳ),随后,瑞典化学家又发现了类似结构的化合物3-氧代-α-紫罗兰醇(Ⅱ)及4-氧代-β-紫罗兰醇(Ⅲ),结构式如下:
以上化合物都在烟草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这些化合物不稳定,容易聚合,BASF公司等制作成这些化合物的碳酸酯衍生物,应用在烟草制品中。它们的性质较稳定,在未点燃的烟中没有香味,一经点燃即分解而生成以上物质,从而产生良好的香味,起到修饰、圆和以及增效的作用。3-氧代-α-紫罗兰醇(Ⅱ)和4-氧代-β-紫罗兰醇(Ⅲ)不仅是烟叶中的致香成分,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及香料行业。紫罗兰酮衍生物Ⅰ和Ⅱ可以通过α-紫罗兰酮衍生而来,化合物Ⅲ和Ⅳ可以通过β-紫罗兰酮衍生物而来,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反应及以上烯丙位的羰基化反应,也就是烯丙位的氧化。
烯丙位的氧化方法有很多,传统的方法主要有铬盐氧化法、二氧化硒氧化法、过氧叔丁醇氧化法、氯酸盐氧化法、分子氧氧化法、电解氧化法等。铬盐氧化法最大的缺点是铬盐用量大,产生废水废渣,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二氧化硒本身具有很大的毒性,用此化合物作为催化剂也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氯酸盐氧化法反应条件较为苛刻,难以控制,同时用量也较大;电解氧化法副产物多,收率低且能耗大,不利于生产。从绿色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分子氧化法是相对比较好的氧化方法,但分子氧化法的关键是如何选择活化分子氧的催化剂。1981年,日本Oonoshi等在专利JP56161370报道了应用分子氧氧化法制备4-氧代-β-紫罗兰醇,该方法反应步骤长,总收率偏低。杨华武等(专利号:ZL201110123283)发明了用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反应体系进行紫罗兰酮烯丙位的氧化,合成了3-氧代-α-紫罗兰醇酮及4-氧代-β-紫罗兰酮,该发使用了NHPI、乙酰丙酮钴、乙酰丙酮钒、乙酰丙酮亚钴,这些试剂价格相对较贵,成本偏高,限制了其应用。
二氧化锰是一种很稳定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一般分为天然二氧化锰(NMD)、电解二氧化锰(EMD)、化学二氧化锰(CMD)和活性二氧化锰(AMD)等。二氧化锰的晶格结构也比较复杂,有α、β、γ、δ、ε等5种晶型及30余种次晶,在一定的条件下晶型可以相互转变。NMD、EMD、CMD及AMD所含晶型的种类及含量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地区产的NMD所含的晶型也不相同。传统的说法是NMD多为β、δ型,EMD为γ型,AMD主要含α、γ型,CMD根据合成条件不同晶型也不一样,所以严格的说晶型是决定二氧化锰反应活性的关键因素。活性二氧化锰催化氧化烯丙位的反应也有报道(如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7,8(9),46-48;高等化学工程学报,2000,14(5),448-452;化学世界,2000(Z1),20-21;浙江化工,1999,30(2),31-33;精细化工,1997,14(4),45-46等),但此类反应的底物都是苄基氢的氧化,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反应产率低。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68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