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7124.1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5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朱钰方;陈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7/34;A61K47/22;A61K41/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复合颗粒 金属有机框架 制备 聚多巴胺 纳米颗粒 多巴胺 二甲基甲酰胺 光动力学治疗 对苯二甲酸 苯甲酸 光热效应 核壳结构 生物毒性 形貌均一 治疗效果 羧基苯基 分散性 缓冲液 卟啉 聚合 盐酸 嵌入 肿瘤 | ||
1.一种纳米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
该纳米复合颗粒包括金属有机框架、卟啉分子以及聚多巴胺层,
其中,所述卟啉分子嵌入所述金属有机框架内部,
所述聚多巴胺层螯合在所述金属有机框架外表面上,
所述聚多巴胺层的厚度为5nm~50nm,
所述纳米复合颗粒的尺寸为60nm~5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金属有机框架为由锆金属团簇与对苯二甲酸配位形成的多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卟啉分子为中-四(4-羧基苯基)卟吩。
4.一种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ZrCl4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形成ZrCl4溶液,然后在所述ZrCl4溶液中依次加入对苯二甲酸、苯甲酸、盐酸以及中-四(4-羧基苯基)卟吩,溶解后得到绿色溶液;
步骤二,将所述绿色溶液转移至水热釜中,在100~150℃下反应12~48小时后室温冷却,得到第一悬浊液;
步骤三,将所述第一悬浊液离心得到紫色沉淀,用第一溶剂对所述紫色沉淀进行清洗,并将清洗后的该紫色沉淀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嵌入了所述中-四(4-羧基苯基)卟吩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
步骤四,将所述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加入到缓冲液中,然后加入预定量的多巴胺,在室温下搅拌12h~48h,得到第二悬浊液,将所述第二悬浊液离心得到黑色沉淀,用所述第一溶剂对该黑色沉淀进行清洗,并将清洗后的该黑色沉淀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颗粒,
其中,所述步骤四中的所述缓冲液的pH>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步骤一中所述ZrCl4、所述对苯二甲酸、所述苯甲酸、所述盐酸及所述中-四(4-羧基苯基)卟吩的摩尔比为20:10:100:100:1~20:30:600:100: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步骤四中的所述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与所述多巴胺的质量比为1:0.25~1: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步骤四中的所述缓冲液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的pH=8.0~10.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步骤三及所述步骤四中的所述溶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以及去离子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71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