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渗水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7250.7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3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辛振科;刘立朋;杨泓;周栖;苏盼珠;李秀红;秦洲;吕康玄;王建海;王建平;杨生青;覃艳奎;马俊庭;安得海;张义发;何万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辛振科 |
主分类号: | E01C5/04 | 分类号: | E01C5/04;E01C11/22;E03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48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水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水装置及方法,包括渗水装置,渗水装置布置在地面结构当中。渗水装置下端成圆锥型并伸入土基,渗水装置伸入土基的部分带有渗水孔,渗水装置穿越不透水的混凝土层,在土基和地面积水之间形成了通道,渗水装置包括渗水管、渗水材料和渗水孔,渗水装置可由草绳、小木桩等透水材料代替。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简便、成本低廉、能有效入渗城市地面雨水,对缓解城市内涝,建设海绵城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雨水入渗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渗水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内涝问题越来越严重。通过对比城市与农村,我们可以发现城市建设用地很多,为了城市地面环境的干净整洁非建设用地大多也都被水泥、沥青硬化了,这就造成了雨水无法自然入渗,雨水在地面大量积聚,造成了内涝灾害。
目前的透水混凝土强度较低、服役时间较短、制备工艺较为复杂、成本较高、渗水孔隙容易堵塞、渗水孔洞(室)不能完全保证联通。为了解决透水混凝土服役时间过短的问题,有的透水混凝土地面工程在透水混凝土的下面铺了一层常规混凝土,这就根本不能发挥透水混凝土的作用。有的透水砖铺地面工程也是先铺一层常规混凝土,再在常规混凝土上面铺上一层细砂,再在细砂层上面铺透水砖,这也没能发挥透水砖的透水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施工方便、即能使城市硬化地面入渗雨水又能使城市硬化地面经久耐用的渗水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渗水装置及方法,包括渗水装置,所述渗水装置由渗水管、渗水材料和渗水孔组成,所述渗水材料装在渗水管内部,所述渗水管的下端伸入土基一定深度,所述渗水管伸入土基的部分带有渗水孔,所述渗水管伸入土基的一端呈圆锥型,所述渗水管的上端在(沥青)混凝土地面结构中与(沥青)混凝土层上表面齐平,所述渗水管的上端在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中与混凝土垫层上表面齐平与透水混凝土层下表面齐平,所述渗水管的上端在透水砖铺地面结构中与混凝土垫层上表面齐平与细砂垫层下表面齐平。
所述渗水装置可在施工前布置也可在施工后先在地面钻孔,再在孔内设置透水装置。
所述渗水装置可由小木桩、草绳等透水材料代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施工简便、可有效入渗城市地面雨水,从而缓解了城市内涝灾害,对建设海绵城市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渗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方法在(沥青)混凝土地面结构中应用的示意图。
图3是本方法在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中应用的示意图。
图4是本方法在透水砖铺地面结构中应用的示意图。
图中:1、渗水装置,2、(沥青)混凝土层,3、粗砂垫层,4、土基,5、透水混凝土层,6、透水砖层,7、细砂垫层,8、混凝土垫层,11、渗水材料,12、渗水管,13、渗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振科,未经辛振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72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以及该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酸菜兔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