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基化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7299.2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7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屈庆;周鑫;李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5 | 分类号: | C09K11/65;B82Y30/00;B82Y20/00;G01N21/64;G01N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罗东 |
地址: | 65009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化 量子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化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碳量子点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组氨酸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并超声处理5~15min得到混合溶液A;将混合溶液A置于温度为180~220℃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10~15h,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滤液B;将滤液B进行离心处理,取上清液;将上清液经透析膜透析,得到氨基化碳量子点溶液,保存于温度为0~4℃的冰箱中。本发明以组氨酸充当碳源和氮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即可合成高荧光量子产率的氨基化碳量子点,方法简便、绿色,所得氨基化碳量子点具有较高的量子产率;本发明将合成的氨基化碳量子点应用于电化学和荧光的同时检测中,该氨基化碳量子点具有双重稳定性,使得检测结果更准确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化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属于碳量子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碳量子点是一种零维碳纳米材料,因其无毒、对环境无害、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价格低廉等优势,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喜爱。荧光性质是碳量子点最突出的特点,但单纯的碳量子点往往具有很低的量子产率,因此需要引入杂原子,如氮、硫等来提高其量子产率。碳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在催化、药物运输、传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碳量子点在传感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包括电化学检测和荧光检测两大类。在荧光检测中,碳量子点多用于检测环境污染物,如阳离子,阴离子,生物分子和小分子的有机污染物(除草剂/杀虫剂),但是碳量子点极少应用在电化学检测中,更别提碳量子点同时应用在电化学检测和荧光检测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众多,包括:水热法、溶剂热法、电化学法、微波法、模版法等,但是有些方法操作繁琐、耗时、价格昂贵,甚至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氨基化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氨基化碳量子点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可同时应用于电化学检测和荧光检测的双重检测中。
一种氨基化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组氨酸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并超声处理10~15min得到混合溶液A;
(2)将步骤(1)混合溶液A置于温度为180~220℃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10~15h,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滤液B;
(3)将步骤(2)的滤液B进行离心处理,取上清液;
(4)将步骤(3)的上清液经透析膜透析,得到氨基化碳量子点溶液,保存于温度为0~4℃的冰箱中。
所述步骤(1)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5~20mg/mL;优选为10mg/mL。
所述步骤(1)组氨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固液比g:mL为1:(5~20)。
所述步骤(2)过滤的滤膜孔径为0.05~0.65μm。
所述步骤(4)透析膜的分子截留量为500~1000Da。
所述步骤(4)透析膜透析时间为18~36h。
所述超声波功率为15~30kHz;
所述离心处理的转速为8000~12000r/min,离心处理的时间为10~30min。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的加热温度为200℃,加热时间为12h。
所述氨基化碳量子点在电化学和荧光同时检测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组氨酸充当碳源和氮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即可合成高荧光量子产率的氨基化碳量子点,所用原料单一、无毒、便宜,所述的水热合成方法简便、绿色,所得氨基化碳量子点具有较高的量子产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72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