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往复式调节中心阀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7485.6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8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敬刚;赵军;唐俊;张林;张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44 | 分类号: | F01L1/34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隔套 阀芯 通流孔 阀壳 内腔 流体介质 单向阀 往复式 中心阀 滑动配合结构 可变气门正时 调节系统 工作模式 相位调节 中空内腔 滑动 相通 消耗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往复式调节中心阀结构,包括阀壳(4)、阀芯(6)、单向阀(7)和分隔套(8),阀芯(6)与阀壳(4)之间形成滑动配合结构,阀芯(6)上形成第一通流孔(61)和第二通流孔(62);分隔套(8)固定安装在阀芯(6)的中空内腔中、且分隔套(8)与阀芯(6)之间形成分隔套内腔(81),分隔套内腔(81)与第一通流孔(61)、第二通流孔(62)相通,单向阀(7)设置在第二通流孔(62)与分隔套内腔(81)之间。本发明通过阀芯相对于阀壳轴向往复滑动来改变流体介质的流向路径,由此实现2种工作模式,具有减少流体介质消耗、应用于可变气门正时调节系统以提高相位调节速度等突出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节中心阀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应用于可变气门正时调节系统的一种往复式调节中心阀结构。
背景技术
可变气门正时调节技术是指在特定的发动机工况下,通过控制内燃机进、排气门开启角度的时机,改变进、排气门重叠角的大小,从而实现增大进气充量和效率,更好地组织进气涡流,调节气缸爆发压力与残余废气量,最终获得发动机的功率、扭矩、排放、燃油经济性等综合性能改善。
目前市场上的可变气门正时调节系统主要采用油泵向调节中心阀输出油压为驱动力进行工作,其中的调节中心阀的结构比较复杂,对介质压力(油压)的依赖度高、耗油量大,从而对发动机油泵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油压及泵油量需求,导致发动机系统结构更复杂,而且,还必须依靠高驱动油压比来补偿机油泄漏;尤其是在低温工况条件下,由于机油粘度高,导致可变气门正时调节系统的响应速度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往复式调节中心阀结构,减少对流体介质的消耗。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往复式调节中心阀结构,包括阀壳、阀芯、单向阀和分隔套,所述阀芯与阀壳之间形成滑动配合结构,其中,阀壳具有阀入口、第一工作连接口、第二工作连接口以及工作排出口,滤网安装于阀入口之前,阀芯外周具有第一通流孔、第二通流孔,其内部具有单向阀,其中,第一模式:阀入口与第一工作连接口连通时,第二工作连接口与工作排出口连通,且第二工作连接口通过单向阀选择性地连通到第一工作连接口的路径,第二模式:阀入口与第二工作连接口连通时,第一工作连接口与工作排出口不连通,且第一工作连接口通过单向阀选择性地连通到第二工作连接口的路径,其中,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可以互换使用,利用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工作接口与工作排出口不连通,减少排出损失。
优选地,所述的分隔套上开设限位槽,所述的单向阀通过限位槽与分隔套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分隔套上形成分隔套外腔,所述的阀芯上形成消气口,所述的消气口与分隔套外腔相通。
优选地,所述的分隔套与阀壳之间设置复位弹簧。
优选地,所述的分隔套与阀芯开口端之间形成定位孔,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位于定位孔内。
优选地,所述的分隔套与阀芯的中空内腔之间形成过盈配合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阀壳与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的滤网覆盖阀壳上的阀入口。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通流孔与阀入口之间设置入口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阀壳的内腔中固定连接挡环,所述的挡环上开设供阀芯一端贯穿的通孔,由挡环与阀壳共同限定阀芯的滑动行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单向阀、分隔套,并通过阀芯相对于阀壳轴向往复滑动,可以使往复式调节中心阀改变流体介质的流向路径并进行流向控制,并以此实现2种工作模式,有效地减少了对流体介质的消耗;另外,本发明可应用于可变气门正时调节系统中,通过往复式调节中心阀的上述2种工作模式,可提高相位调节速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7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光热效应的蒸汽驱动液柱活塞式运动执行器
- 下一篇:托瓦旋转配气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