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榫卯砖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7669.2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1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14 | 分类号: | E02B3/14;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用榫卯砖 | ||
1.一种建筑用榫卯砖,包括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设置为长方体,每一砖体设置有至少两个并排的榫卯件(2),每一榫卯件包括位于上端的卯凹(21)、位于下端的榫凸(22)、从卯凹延伸至榫凸的柱状的卯孔(23);
所述卯凹设置为倒立的圆锥台状的凹陷部,且从砖体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卯凹的下端面设置卯凹通孔(24);所述榫凸设置为倒立的圆锥台状的凸起部,且从砖体的下表面向下凸起形成,榫凸的下端面设置榫凸通孔(25);所述卯凹通孔和榫凸通孔由所述的卯孔连通,所述卯孔贯穿所述砖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榫卯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卯凹,其倾斜的锥面与砖体上表面的夹角为30°~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榫卯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榫卯件的中心距离=砖体宽度+砖体之间留缝宽度;砖体长度=砖体宽度×2+砖体之间留缝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榫卯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卯孔内设置榫棒,榫棒包括长度为砖体高度一半的第一榫棒(11)、长度与砖体高度相等的第二榫棒(1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用榫卯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的内部为空腔,砖体由位于上方的砖体上盖(3)、位于下方的砖体下盒(4)、位于砖体上盖和砖体下盒之间的双卯连(5)拼合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用榫卯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卯连包括两个并排的单卯件(51)、连接在两个单卯件之间的联板(52);所述单卯件由位于上方的单卯凹(53)、位于下方的单卯柱(54)连接构成;所述单卯凹设置为倒立的圆锥台状的凹件,单卯凹的下端面设置通孔,所述单卯柱的内部设置成竖直贯通的柱孔,单卯柱的上端与单卯凹的下端面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用榫卯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上盖设置有两个通孔,构成所述双卯连的两个单卯凹分别连接于上述的两个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用榫卯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下盒由下盒底板和四周的下盒侧板连接构成;所述下盒底板上设置有两个单榫凸(41),每一单榫凸设置为倒立的圆锥台状的凸起,单榫凸的下端面设置通孔,构成所述双卯连的单卯柱的下端连接于上述的通孔,单卯柱的下端与单榫凸的下端面连通;则所述砖体上盖的通孔、双卯连中的单卯件、下盒底板上的单榫凸共同构成所述的榫卯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用榫卯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榫凸的通孔处设置一圈轴套(42),同时所述单卯柱的下端连接于轴套,或者所述砖体上盖的通孔处设置有一圈向下延伸的定位套(43),同时所述单卯凹连接于定位套内;所述双卯连中间的联板,其上边缘能够与砖体上盖抵触,其下边缘能够与下盒底板抵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用榫卯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上盖的四周边缘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折边,折边的内侧面设置有内凹或者外凸的卡合件,同时,所述下盒侧板的靠近上边缘的外侧面设置有外凸或者内凹的卡合件,则砖体上盖与下盒侧板之间形成可拆卸卡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76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布匹仓储系统及布匹存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玻璃软轴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