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去除工业废水COD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7713.X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0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寇丽栋;崔俊峰;段文杰;赵亮;田振邦;赵可江;黄做华;黄伟庆;李宾宾;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103/28;C02F103/32;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缺氧区 污泥 气提 工业废水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 工业废水 沉淀区 废水可生化性 回流至好氧区 水体溶解氧 氧化沟工艺 表面曝气 出水水质 好氧处理 回流系统 混合曝气 生物活性 水体流速 吸泥系统 废水COD 沉降性 回流比 可调式 曝气量 富氧 鼓风 平流 废水 增设 停留 调控 | ||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去除工业废水COD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在氧化沟工艺的基础上,将曝气量可调式鼓风底曝工艺和表面曝气工艺相结合,形成富氧混合曝气区,增加水体溶解氧和混合强度,提高生物活性,利于COD的去除;增设气提内回流系统,通过调整气提内回流比,使部分废水越过缺氧区直接回流至好氧区,持续好氧处理。同时,气提回流调控了缺氧区和平流沉淀区的水体流速及停留时间,针对性的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和污泥的沉降性,利于对COD的持续去除及提高出水水质。平流沉淀区的污泥通过刮吸泥系统回流至缺氧区。本发明适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提高了污泥浓度及对COD的去除率,废水COD的去除率达97%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去除工业废水COD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COD含量高,给环境造成了较大污染。目前,废水生物处理多采用氧化沟工艺,其中卡鲁塞尔(Carrousel)氧化沟以较为突出的污水处理效果被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卡鲁赛尔氧化沟对污水COD的去除率达到了70%以上,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管理方便、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工艺稳定性高等优点,是目前技术较为成熟的污水处理工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满足了企业对废水处理的要求。近年来,由于我国环境污染的压力增大,水资源保护的要求提高,环保对企业外排水的水质要求日趋严格,经传统的氧化沟处理后的废水水质已不能满足排放要求,氧化沟工艺也面临着更广泛的应用与升级改造,因此,研究氧化沟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开发对废水处理效率更高的生物处理技术,或在原有生物处理工艺的基础上,经一些必要的工艺调整及改造,提高对工业废水COD的去除效率,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满足越来越严格的废水排放要求,本发明对普遍采用的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调整,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去除工业废水COD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及系统,以提高对COD的去除效果,节约废水处理成本。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对卡鲁赛尔氧化沟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调整,提出了一种内设平流沉淀区的矩形结构的氧化沟生物处理工艺,并在氧化沟内设置富氧混合曝气区、缺氧区、废水气提内回流系统。如附图所示,废水由最下侧第1廊道处的进水口进入氧化沟,在推流器的推流作用及表面曝气机的引流作用下向左侧流动,经矩形弯道流至第2廊道;在第1廊道与第2廊道的矩形弯道处设置表面曝气机和曝气量可调式鼓风底曝系统,在表面曝气机、曝气量可调式鼓风底曝系统、矩形弯道的共同作用下,废水溶解氧升高且紊动、碰撞剧烈,形成富氧混合曝气区;废水在推流器的推流作用及表面曝气机的引流作用下发生180°折流,经第2廊道向右侧流动,溶解氧含量逐渐降低,至第2廊道与第3廊道的矩形弯道处时,在此处设置的表面曝气机和曝气量可调式鼓风底曝系统以及矩形弯道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第2个富氧混合曝气区;之后又180°折流,经第3廊道继续向左侧流动,溶解氧含量逐渐降低;如此经多次重复富氧混合曝气后,废水经最上侧廊道向右侧流动,溶解氧含量逐渐降低,直至形成缺氧状态,废水流至氧化沟右侧时,在矩形沟体作用下发生90°折流,在推流器的推流作用下流向第1廊道,至第1廊道后向左侧流动循环处理。其中,在氧化沟最上侧廊道内设有推流器和a区,在第2廊道内设有b区,a区到b区设有废水气提内回流系统;废水在氧化沟最右侧廊道形成缺氧区,在缺氧区外侧设有矩形结构的平流沉淀区,平流沉淀区沉淀的污泥经刮吸泥系统回流至缺氧区,平流沉淀区末端设有出水口,经氧化沟循环处理及平流沉淀区沉淀后的废水经出水口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77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