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酸压有效作用距离的包裹酸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8078.7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3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锋;张楠林;赵立强;李楠;梁冲;刘平礼;李年银;杜娟;耿宇迪;刘洪涛;刘举;周长林;曾冀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8/72 | 分类号: | C09K8/7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携带液 包裹材料 人工裂缝 刻蚀 有效作用距离 固体酸 壁面 酸压 质量百分比 羧酸类单体 胺类单体 丙烯酰胺 导流能力 多烯丙基 结构破坏 近井区域 酸岩反应 释放 电离 多酯 深部 酸液 羧酸 地层 盐酸 裂缝 携带 外部 | ||
1.一种提高酸压有效作用距离的包裹酸,由外部的包裹材料和内部的固体盐酸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材料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30%-40%丙烯酰胺、40%-50%烯丙基多羧酸类单体、5%-15%多烯丙基胺类单体、5%-15%烯丙基多羧酸多酯类单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酸压有效作用距离的包裹酸,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盐酸为N2H4·2HC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酸压有效作用距离的包裹酸,其特征在于:所述烯丙基多羧酸类单体为1-烯丙基吡咯烷-2-羧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酸压有效作用距离的包裹酸,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烯丙基胺类单体为二烯丙基胺或三烯丙基胺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酸压有效作用距离的包裹酸,其特征在于:所述烯丙基多羧酸多酯类单体为烯丙基羧酸叔丁酯、烯丙基环己烷羧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6.一种包裹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固态包裹材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准备好30%-40%丙烯酰胺、40%-50%烯丙基多羧酸类单体、5%-15%多烯丙基胺类单体、5%-15%烯丙基多羧酸多酯类单体并在烧杯中混合,在加热条件下搅拌混合物直到固体完全溶解,除去未反应的原料后再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固态包裹材料;
2)、制备包裹材料的喷雾溶液:利用无水乙醇将固态包裹材料溶解,制备成喷雾溶液;
3)、利用喷雾溶液包裹固体盐酸:将固体盐酸放入包衣锅中,将包裹材料制成的喷雾溶液喷到固体盐酸表面,从而完成包裹酸的制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包裹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加热条件为50-6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包裹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搅拌混合物的搅拌速度为110-130r/min。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包裹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制备包裹材料的喷雾溶液时,无水乙醇与包裹材料的质量比例为8-10: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包裹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对固体盐酸进行包裹时,包衣锅旋转速度为70-90r/min,温度65-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807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学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酸性清洁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