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环结构的接触型线性应力传感器及其应力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8426.0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7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尹锐;卢文朔;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1/24 | 分类号: | G01L1/24;G01L1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许德山 |
地址: | 2501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波导 微环 微环谐振腔 信道 应力检测 耦合 波导 应力传感器 光功率 接触型 频谱分析仪 有效折射率 波导芯层 宽谱光源 敏感区域 上限制层 所在区域 下限制层 信道输入 依次连接 中心波长 输出 信号光 右端口 折射率 左端口 波长 分波 基底 邻近 敏感 | ||
1.一种基于微环结构的接触型线性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宽谱光源、微环谐振腔、频谱分析仪;
所述微环谐振腔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底、下限制层、信道直波导和微环波导、上限制层;
所述信道直波导和微环波导所在区域为折射率敏感区域,即应力接触检测区;
当信号光从信道直波导左端口输入后,在邻近微环谐振腔时发生相互耦合,使信道输入的部分光功率不断地耦合进入微环谐振腔中,同时微环谐振腔中的部分光功率也不断地耦合进入信道直波导中,并由信道直波导的右端口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环结构的接触型线性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环波导的谐振半径R的取值范围为0.2μm-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环结构的接触型线性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环波导与信道直波导之间间隔H的取值范围为0.2μm-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环结构的接触型线性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为长方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环结构的接触型线性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的厚度为500um,所述上限制层和所述下限制层的厚度均为18-22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环结构的接触型线性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制层和所述下限制层的厚度均为2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环结构的接触型线性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的材质为硅、二氧化硅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所述上限制层、下限制层的材料为硅、二氧化硅或铌酸锂。
8.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接触型线性应力传感器进行应力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1)在未施加应力时,将信道光通过信道直波导的左端,用频谱分析仪分析信道直波导的右端的输出光谱,得到未施加应力时对应的有效折射率下微环波导谐振波长λ1;
(2)对上述接触型线性应力传感器施加应力,将信道光通过信道直波导的左端,用频谱分析仪分析信道直波导的右端的输出光谱,得到当前应力下对应的有效折射率变化后的微环波导谐振波长λ2;
(3)通过式(Ⅰ)得出当前谐振波长漂移对应的相位变化δn:
Δλ=λ1-λ0=2πRδn/m (Ⅰ)
式(Ⅰ)中,R为微环波导的谐振半径,m为衍射级数;
通过式(Ⅱ)得到应力的σ的大小:
δn=κσ (Ⅲ)
式(Ⅲ)中,κ为比例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触型线性应力传感器进行应力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对折射率敏感区域施加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84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