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磁共振氟谱理论计算判定手性胺绝对构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9186.6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7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士伟;宋玲;边广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6B15/20 | 分类号: | G16B15/20;G16C2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对构型 判定 理论计算 非对映体酰胺 核磁共振氟谱 化学位移 手性胺 手性胺化合物 核磁共振仪 手性化合物 氨基酸酯 待测样品 手性胺类 稳定构象 正负符号 准确度 氨基醇 再利用 构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理论计算核磁共振氟谱并与实验数值相比较来判定手性胺化合物绝对构型的方法。该方法用于判定手性胺类化合物绝对构型的主要特征在于:首先通过理论计算氟谱方法获得具有最稳定构象的非对映体酰胺化合物的两种构型的理论计算氟谱化学位移差值Δδα‑FR,S,然后再利用核磁共振仪氟谱获得非对映体酰胺化合物的化学位移差值Δδα‑FR,S,通过比较这两种方法获得的Δδα‑FR,S正负符号,即可准确地判定待测样品的绝对构型。该方法适用范围包括手性胺、氨基醇、氨基酸酯多种手性化合物的绝对构型的判定,实施方式简单,操作方便、准确度高,是一种简洁高效的判定绝对构型的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性化合物的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使用手性α-氟苯乙酸硒酯作为手性传感器,利用核磁共振仪氟谱理论计算方法对手性胺化合物绝对构型进行判定的应用。
背景技术
手性分子的绝对构型的确定需要实际测定分子的空间立体结构,对于研究手性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不对称催化反应的机理包括药物分子的毒理代谢实验等等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目前手性胺化合物的绝对构型确定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X射线衍射方法,手性光谱学方法,化学相关法,以及NMR核磁共振方法等。NMR核磁共振方法中使用手性衍生化试剂法和手性溶剂化试剂法来判断手性化合物的绝对构型是目前核磁识别技术领域中常用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仅仅是基于mosher模型的经验式的方法,得到的构型判定结果有时会出现偏差,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情况。为了进一步完善利用核磁共振光谱法判定手性化合物绝对构型,我们提出使用理论计算核磁共振氟谱,然后将实验所得氟谱数据与之相比较来进行手性化合物的绝对构型的判定的方法,排除经验式确定基团大小造成的对结论的误判,大大的提高绝对构型确定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理论计算核磁共振氟谱和实验所得氟谱数据相比较的方法来准确判定手性胺化合物绝对构型的新策略,同时也是通过理论计算核磁共振氟谱在手性化合物的绝对构型判定上的新应用。
本发明中我们所有理论计算核磁共振氟谱的过程均使用Gaussian 09软件包,根据分子力学方法在分子构象筛选上地应用,以此获得分子最稳定构象,从而得到更可靠的判定结果。计算出手性胺的某一单一对映体分别与(R)-FPA和(S)-FPA形成的非对映体酰胺化合物具有最稳定构象的氟谱化学位移理论值δα-FR(calcd.)和δα-FS(calcd.),进一步得到相关构型的核磁共振氟谱化学位移差的理论值Δδα-FR,S(calcd.),Δδα-FR,S(calcd.)=δα-FR(calcd.)-δα-FS(calcd.),把理论计算所得的该手性胺的两种构型的化学位移差理论值与未知构型的该手性胺的的核磁共振氟谱化学位移差的实验值Δδα-FR,S(exptl.)的正负符号进行比对,以此来判定相应的手性胺的绝对构型,达到准确判定手性胺绝对构型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核磁共振氟谱理论计算方法对手性胺化合物的绝对构型判定应用具体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91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