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消泡装置的气体分离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0248.5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6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谢晋;曾继磊;冯宇;李东升;李小川;夏琰;曹鑫鑫;李世栋;尹智杰;李帅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高云 |
地址: | 71001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内侧壁 气体分离器 消泡装置 检修孔 排渣口 旋转轴 支撑体 盘管 分离器 排污 湿气 天然气泡沫 捕雾装置 工作效率 换热盘管 集输系统 壳体中部 倾斜固定 污水污物 循环出口 循环入口 出口管 检视孔 进气管 上表面 消泡剂 上端 侧壁 壳体 消泡 脱水 | ||
本发明属于湿气脱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消泡装置的气体分离器。本发明通过上表面开有顶部检修孔、下部开有底部检修孔、泡沫程度检视孔、盘管循环出口和盘管循环入口、底部开有排污排渣口,底部排污排渣口连接有污水污物出口管的壳体、连接在壳体中部侧壁上的分离器进气管、固定连接在壳体内侧壁上部的旋转轴支撑体、连接在旋转轴支撑体上端的捕雾装置及倾斜固定在壳体内侧壁下部的换热盘管有机设置的技术方案,利用物理消泡方法消除天然气泡沫,减少消泡剂的使用,降低泡沫对集输系统工作效率的影响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湿气脱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消泡装置的气体分离器。
背景技术
天然气气田进入稳产阶段后,天然气井大部分进入中期生产阶段,压力和产能下降较快,气井携液能力变差,井筒存在不同程度的积液现象,仅靠气井内天然气自身的压力无法实现气井的正常生产。为了排出井筒积液,目前采用泡沫排水采气为主的工作方式。然而,大规模泡沫排水采气方式逐步暴露出了严重影响集输工艺系统运行的问题,如泡沫携带杂质造成汽提塔入口堵塞,影响后续的甲醇回收等天然气处理工艺;分离器中泡沫占据大部分气相空间,影响气液分离器工作效率等。为解决大量泡沫对后续工艺流程的影响,诸多油气田企业引入了化学消泡方法,即使用固体或液体消泡剂进行破泡消泡等工作,一直以来,消泡剂的加注问题困扰着各油气田企业。或增加天然气分离器数量及分离腔的空间,以解决潜在的泡沫危害,但不可避免的增大了设备安装费用,建设成本增加,增大运行维护压力。
有的站场天然气分离器均未考虑大量泡沫对分离器分离效率的影响,因此引入物理消泡方法可有效减少消泡剂的使用量。现有的分离装置上仅安装除雾器对特定泡沫进行消除,并未考虑到大量泡沫出现的情况。且井筒采用起泡剂泡沫采气工艺,起泡剂所产生的泡沫比普通泡沫更稳定,消除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燃气体脱水消泡分离装置,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物理消泡方法消除天然气泡沫,减少消泡剂的使用,降低泡沫对集输系统工作效率的影响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消泡装置的气体分离器,包括
壳体,壳体的顶部连接有分离器出口管,壳体的上表面还开有顶部检修孔,壳体侧壁下部开有底部检修孔、泡沫程度检视孔、盘管循环出口和盘管循环入口,壳体的底部开有排污排渣口,排污排渣口连接有污水污物出口管;
分离器进气管,分离器进气管连接在壳体中部侧壁上,分离器进气管的两端分别位于壳体内和壳体外;
旋转轴支撑体,旋转轴支撑体固定连接在壳体内侧壁上部;
捕雾装置,捕雾装置连接在旋转轴支撑体上端;
消泡装置,消泡装置倾斜固定在壳体内侧壁下部,消泡装置设置有循环出口和循环入口;消泡装置置于分离器进气管在壳体内端口的下方。
还包括底座支撑板;所述的底座支撑板垂直连接在壳体底面。
所述的捕雾装置是旋风捕雾器,旋风捕雾器上下设置有两个。
所述的两个旋风捕雾器均为伞状。
所述的两个旋风捕雾器的旋转体叶片倾角相反。
所述的伞状旋风捕雾器的叶片由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形成的非织布材料制成。
所述的分离器进气管向上的方向与壳体侧壁向上的方向具有10°-85°的倾角。
所述的消泡装置是换热盘管,沿换热盘管周向垂直连接有肋片。
所述的旋转轴支撑体通过焊接与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的壳体的内侧壁上连接有支脚,通过支脚将壳体与旋转轴支撑体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02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