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备超细晶金属材料的自动化装置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0348.8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6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何涛;孙安娜;东星倩;王京;高建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23/21 | 分类号: | B21C23/21;B21C2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智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3 | 代理人: | 姜晓艳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件 模具 超细晶金属材料 自动化装置 制备 运动机构 力施加 放入 自动化加工 材料加工 工艺路线 挤压过程 加工效率 静水压力 人工成本 塑性损伤 通道机构 双挤压 减小 三向 对称 施加 加工 出口 | ||
1.一种用于制备超细晶金属材料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液压机上的ECAP模具,所述ECAP模具采用对称的双挤压通道机构,能够同时加工两个铸件,其前方设置有运动机构,其出口处各设置一个力施加机构,所述运动机构用于将两个铸件放入对应的ECAP模具的入口或者按照设定的ECAP工艺路线将两个铸件同时从ECAP模具的出口放入对应的ECAP模具的入口,所述力施加机构用于向挤压过程中的铸件施加反向背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超细晶金属材料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施加机构包括平台,所述平台上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中心与电动机的输出轴相连,其顶面与连杆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滑块设置在导向通道内部,其顶端设置有堵杆,所述电动机通过带动转盘转动,带动与连杆相连的滑块沿导向通道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滑块上的堵杆进入或者离开ECAP模具的出口通道,进而对进入出口通道的铸件施加反向背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备超细晶金属材料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和导向通道设置在角度调整机构上,所述角度调整机构用于调整平台在垂直平面上的角度,以使堵杆与出口通道的轴向中心线共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备超细晶金属材料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呈C字形,所述C字形的开口端通过连接轴与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C字形的封闭端设置有堵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超细晶金属材料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ECAP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设置在液压机的压板台上,包括朝向下模设置的两个导向柱、两个冲头,两个所述导向柱与两个冲头的连线相互垂直,所述下模设置在液压机的下板上,包括模芯,所述模芯设置在前后模板之间,其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挤压通道,所述前后模板上设置有与导向柱配合的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备超细晶金属材料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能够拆卸地设置在前后模板之间,两个所述挤压通道将模芯分成三个部分,依次为左模芯、中间模芯和右模芯,所述左模芯、右模芯对称分布在中间模芯的两侧,所述左模芯、中间模芯和右模芯上均设置有多个加热棒,在所述中间模芯上对应挤压通道的转角位置设置测温探头探头,所述测温探头用于检测模芯的加热温度,
所述导向柱沿轴向设置有多个环形凹槽,在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对应环形凹槽的位置设置有多个通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超细晶金属材料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机构采用双机械臂结构,两个机械臂分别对应ECAP模具的两个挤压通道。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超细晶金属材料的自动化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铸件的加工要求,选择对应的模芯和冲头并将其安装到ECAP模具上,启动液压机,利用机械臂将铸件放入ECAP模具的挤压通道中;
步骤二、通过加热棒对模芯和铸件进行加热,直至达到所需温度值;
步骤三、利用液压机带动冲头向下移动,同时控制力施加机构使堵杆进入ECAP模具的出口通道;
步骤四、当冲头向下移动接触铸件开始实施挤压时,再控制力施加机构使堵杆离开ECAP模具的出口通道,直至完全离开出口通道,完成一次道挤压;
步骤五、利用机械臂按照设定的ECAP工艺路线将两个铸件同时从ECAP模具的出口放入对应的ECAP模具的入口,重复步骤一至四,完成下一次道挤压,直至完成铸件的加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制备超细晶金属材料的自动化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杆的端部到达ECAP模具的转角处的时间先于冲头接触铸件开始实施挤压的时间,所述堵杆离开ECAP模具的出口通道的速度小于液压机带动冲头的下降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制备超细晶金属材料的自动化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模芯的出口通道的角度,调节力施加机构中堵杆的角度,以使堵杆与出口通道的轴向中心线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03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