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高盐废水中氯化钠与硫酸钠截留率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1102.2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7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琼琼;刘丹;李慧;张彦;徐威杰;陈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1D5/16;C01D3/04;C01D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梁永昌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水 废水 硫酸钠 氯化钠 预处理 高盐废水 截留率 电导率 反渗透组件 活性炭吸附 硫酸钠固体 氯化钠固体 资源化利用 成分分析 淡水出口 分离技术 含盐废水 结晶步骤 实验过程 酸碱调节 有机物质 运行稳定 资源回收 淡水箱 二价盐 含盐量 纳滤膜 一价盐 有机物 有效地 原水箱 膜法 纳滤 返回 记录 | ||
1.一种控制高盐废水中氯化钠与硫酸钠截留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含有高浓度氯化钠与硫酸钠的高盐废水导入混合水箱(1)中,在混合水箱(1)的出口端设置预处理系统(2),并由预处理系统(2)对高盐废水进行有机物与油质的去除;
步骤2:将经过预处理系统(2)处理后的废水导入纳滤系统(3)内进行无机盐的分质,并将纳滤后的截留液导入硫酸盐水箱(4)继续处理,纳滤后的透过液导入反渗透系统(5)中进行处理;
步骤3:将经过反渗透系统(5)处理后的截留液返回氯化钠水箱(6)继续处理,反渗透的透过液导入混合水箱(1)中;
步骤4:将纳滤的截留液与反渗透的截留液通过热法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钠与氯化钠结晶盐,硫酸钠与氯化钠的结晶母液返回混合水箱(1)中继续参与循环处理;
步骤5:在纳滤系统(3)和反渗透系统(5)中设置废水在线监测和自动化控制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高盐废水中氯化钠与硫酸钠截留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高盐废水的盐浓度为50-60g/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高盐废水中氯化钠与硫酸钠截留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预处理系统(2)包括滤筒(201)和高压泵(202),滤筒(201)的入口端通过管道与混合水箱(1)的出口端连通,并在管道上安装有球阀(203);所述滤筒(201)的出口端与高压泵(202)连接,高压泵(202)的另一端连接纳滤系统(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高盐废水中氯化钠与硫酸钠截留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201)内添加有酸碱调节剂和活性炭,活性炭的投加量为0-25g/L,pH调节范围为1-1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高盐废水中氯化钠与硫酸钠截留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纳滤系统(3)包括多个纳滤管(301),纳滤管(301)的入口端与高压泵(202)通过管道连接,并在管道上安装压力表(302);所述纳滤管(301)的出口端分别与硫酸盐水箱(4)、反渗透系统(5)连接,并在管道上设置有相应的流量计(303)和取样阀(30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制高盐废水中氯化钠与硫酸钠截留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管(301)内的纳滤膜选用海德能膜,型号为HYDRApro421-4040,纳滤管(301)内的压力可达到5-6Mpa,温度为20-40℃,pH范围为3-9。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高盐废水中氯化钠与硫酸钠截留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反渗透系统(5)包括多个反渗透管(501),反渗透管(501)的入口端与纳滤管(301)的出口端对接,反渗透管(501)的出口端分别与混合水箱(1)、氯化钠水箱(6)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控制高盐废水中氯化钠与硫酸钠截留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管(501)内的反渗透膜选用海德能膜,型号为HYDRApro-4040,反渗透管(501)内的压力可达到5-6Mpa,温度为20-40℃,pH范围为3-9。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高盐废水中氯化钠与硫酸钠截留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反渗透系统(5)的透过液以及蒸发结晶系统的水蒸气作为冷凝水回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高盐废水中氯化钠与硫酸钠截留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废水在线监测和自动化控制组件包括水样采样单元、水样处理单元、分析单元以及控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11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