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音速激光沉积喷枪、激光沉积装置与激光沉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1116.4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5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苏成明;张茅;牛文娟;翟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智能再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4/12 | 分类号: | C23C4/12;C23C24/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音速 激光 沉积 喷枪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超音速激光沉积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音速激光沉积喷枪的前端形成有超音速激光沉积喷嘴,所述超音速激光沉积喷嘴内形成有激光束通道(15)和粉气混合束通道(13),其中所述激光束通道(15)沿所述超音速激光沉积喷嘴的中心轴线延伸,所述粉气混合束通道(13)沿所述激光束通道的外周分布,所述粉气混合束通道(13)具有拉瓦尔喷管结构;
具体的所述超音速激光沉积喷嘴整体包括锥形外壳(14)和内部隔板(16),所述锥形外壳(14)设置于所述内部隔板(16)的外围,所述激光束通道(15)形成于所述内部隔板(16)内,所述粉气混合束通道(13)形成于所述内部隔板(16)和锥形外壳(14)之间,所述粉气混合束通道(13)包括收缩部、窄喉部和扩张部,所述收缩部的内径由大变小,所述窄喉部作为中间最窄部位,所述扩张部的内径由小变大,所述收缩部与扩张部用窄喉部连接;
所述窄喉部具有圆弧结构,且窄喉部的最小直径在1-5mm之间;所述收缩部入口的最小直径在5-20mm之间,所述收缩部的内壁面相对于中心轴的角度为15°-60°,所述扩张部出口的最小直径在3-15mm,所述扩张部的内壁面相对于中心轴的角度为10°-60°;所述粉气混合束通道(13)的收缩部的后端开口作为高压粉气送粉口(18),所述高压粉气送粉口(18)连接于外部的送粉器(6)和高压气源(7),由所述高压粉气送粉口(18)和粉气混合束通道(13)组成高压送粉粉气混合束通道;所述粉气混合束通道(13)的窄喉部的下端横向向外连通有低压粉气送粉口(17),所述低压粉气送粉口(17)横向延伸至所述锥形外壳(14)表面,所述低压粉气送粉口(17)连接于外部的送粉器(6)和高压气源(7),由所述低压粉气送粉口(17)和粉气混合束通道(13)组成低压送粉粉气混合束通道;
所述超音速激光沉积喷嘴整体具有前后端截平的中空倒置圆台形结构,所述锥形外壳(14)的外壁面形成倒置圆锥面,所述内部隔板(16)的内部形成倒置圆锥形中空通道,并作为所述激光束通道(15),所述激光束通道(15)的中心轴线与锥形外壳的中心轴线共线,所述激光束通道(15)的锥形角度为15-45°,所述锥形外壳(14)的锥形角度为15-60°,所述粉气混合束通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激光束通道(15)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处于5-45°;所述锥形外壳(14)和内部隔板(16)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截平,所述锥形外壳(14)的前端最小直径在30-100mm之间,所述激光束通道的前端最小直径在1-3mm之间,所述粉气混合束通道的横截面呈圆形,且所述粉气混合束通道的内径范围为3-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速激光沉积喷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水冷系统(19),所述水冷系统(19)设置于所述锥形外壳(14)和内部隔板(16)之间,并处于所述粉气混合束通道(13)的外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速激光沉积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外壳(14)和内部隔板(16)为一体连接结构,在所述锥形外壳(14)和内部隔板(16)之间沿所述激光束通道的外周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粉气混合束通道(13),所述粉气混合束通道为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锥形外壳和内部隔板之间的拉瓦尔喷管。
4.一种超音速激光沉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水机(1)、激光发生器(2)、机床床身(3)、激光加工头(4)、送粉器(6)、高压气源(7)和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超音速激光沉积喷枪(5),所述冷水机(1)通过水管连接于所述激光发生器(2)和超音速激光沉积喷枪(5),所述激光发生器(2)的激光输出端通过传输光纤连接于所述激光加工头(4),所述激光加工头(4)连接于所述超音速激光沉积喷枪(5),所述高压气源(7)通过气管连接于所述超音速激光沉积喷枪(5),所述送粉器(6)通过粉管连接于所述超音速激光沉积喷枪(5),所述机床床身(3)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智能再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智能再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111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4-00 熔融态覆层材料喷镀法,例如火焰喷镀法、等离子喷镀法或放电喷镀法的镀覆
C23C4-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镀覆
C23C4-04 .以镀覆材料为特征的
C23C4-12 .以喷镀方法为特征的
C23C4-18 .后处理
C23C4-14 ..用于长形材料的镀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