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室自动测定矿岩散体孔隙度的装置及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1252.3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2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丁航行;李广辉;刘欢;任凤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1016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自动 测定 散体 孔隙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实验室自动测定矿岩散体孔隙度的测定方法,该方法基于实验室自动测定矿岩散体孔隙度装置,所述该装置包括:实验箱体(1)、监测机构(2)和控制系统(3),所述实验箱体(1)包括壳体(11),在壳体(11)内设置有底座(12),在底座(12)上设置有内胆(13),所述内胆(13)为一体成型结构,在内胆(13)上方设置有内胆盖(14),内胆盖(14)通过电动推杆(15)设置在壳体(11)上,内胆盖(14)可在电动推杆(15)推动下进入内胆(13)内腔、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电动推杆(15)行程与内胆(13)深度一致,在内胆盖(14)上设置有自吸水泵(16)、注水管(17)和控制注水管(17)的电磁阀(18),在所述内胆(13)侧壁外部设置有烘干装置(19),所述烘干装置(19)选用加热丝或者加热盘,设置在内胆(13)的左、右两侧,与内胆(13)相对应,所述监测机构(2)包括称重传感器(21)、温度传感器(26)、电位计(22)、编码器(23)、液位开关(24)、控制仪表(25),称重传感器(21)和温度传感器(26)设置于底座(12),电位计(22)和编码器(23)设置在电动推杆(15)上,液位开关(24)设置于内胆盖(14)的下表面,所述控制系统(3)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1)、交换机(32)、计算机(3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1)通过交换机(32)与计算机(33)相连,所述电动推杆(15)、自吸水泵(16)、电磁阀(18)及烘干装置(19)的输入端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位计(22)、液位开关(24)的输出端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1)的输入端相连,称重传感器(21)、温度传感器(26)及编码器(23)通过控制仪表(25)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1)相连,在所述烘干装置(19)与壳体(11)侧壁之间设置有隔热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注水管(17)与水源连通,接通总电源并启动,检测各部件运行状况是否正常,若有部件运行状况异常,则进行维修,若工作状态都正常,再查看控制仪表(25)显示数值是否为零,若不是,归零处理;
步骤二:在计算机(33)上输入预定的称重传感器信号稳定时间阈值t、液位开关阈值a、温度传感器的温度阈值T、内胆底面积s及内胆高度H;
步骤三:取出内胆(13),在内胆(13)中加入待测散体,并将散体的上表面铺平,将内胆(13)归位,计算机(33)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1)开启烘干装置(19),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1)同时监测称重传感器(21)的数值,若所述数值维持稳定时间超过步骤二中所述的时间阈值t,则关闭烘干装置(19),自然冷却散体,同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1)监测温度传感器(26)的温度值变化;
步骤四: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1)监测温度传感器(26)的温度值达到步骤二中所述的温度阈值T时,计算机(33)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1)控制电动推杆(15)驱动内胆盖(14)向下运行,当内胆盖(14)触及内胆(13)中的散体上表面时,电位计(22)令电动推杆(15)停止运行,编码器(23)将电动推杆的行程L输送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1),并由计算机(33)记录;
通过公式h=H-L,其中h为散体高度,H为内胆高度,L为电动推杆的行程,得出散体高度h,并显示于控制仪表(25);
步骤五:计算机(33)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1)开启电磁阀(18),水源通过注水管(17)向内胆(13)中注入水,当内胆(13)中的水面触及液位开关(24)时,液位开关(24)传递信号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1)关闭电磁阀(18),散体吸水后,水面下降,当水面下降距离达到液位开关阈值a时,液位开关(24)传递信号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1)开启电磁阀(18)补水,水面触及液位开关(24)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1)再次关闭电磁阀(18),散体吸水后,水面下降,当下降距离达到液位开关阈值a时,液位开关(24)传递信号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1)开启电磁阀(18)补水,此过程循环数次,直至水面不再下降,即散体吸水饱和,同时称重传感器(21)的信号维持稳定时间超过步骤二中所述的时间阈值t时,计算机(33)记录内胆中散体和水的总重量值G1,并显示于控制仪表(25);
步骤六:计算机(33)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1)开启自吸水泵(16),抽出内胆(13)中散体吸水饱和后多余的水,当称重传感器(21)的信号维持稳定时间超过步骤二中所述的时间阈值t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1)关闭自吸水泵(16),计算机(33)记录散体吸水饱和后的重量G2,并显示于控制仪表(25);
第七步:通过公式得出所测散体的孔隙率,并显示于控制仪表(25);
式中:n为散体孔隙率,g为重力加速度,ρ水为水的密度;
第八步:保存实验数据,电动推杆(15)升起内胆盖(14),取出内胆(13),倒掉散体,清洗内胆,放回壳体(11)内,准备下一组实验或者关闭实验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自动测定矿岩散体孔隙度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称重传感器信号稳定时间阈值t为2min-10min,液位开关阈值a为0mm-1mm,温度传感器的温度阈值T为当时当地的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12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血液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医学检测的批量式加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