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向可调的上颌骨前份牵张器及其临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1733.4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1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江宏兵;张平;程杰;李盛;袁华;杜一飞;徐荣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7/08 | 分类号: | A61C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邢文月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向 可调 颌骨 前份牵张器 及其 临床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向可调的上颌骨前份牵张器,属于牵张成骨领域,包括铸造带环、后连接杆、前连接杆、旋转螺丝和支持杆,所述后连接杆和前连接杆之间连接有旋转螺丝和支持杆,且后连接杆和前连接杆的底部均连接有铸造带环。本发明通过安装有铸造带环、后连接杆、前连接杆、旋转螺丝和支持杆,能有效通过上颌颊侧放置的牵张器矫正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畸形,减少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便于在临床应用中调节骨块水平和垂直移动方向,使得水平牵张成骨后的成骨间隙能有效解除上颌前牙区牙齿的过度拥挤,垂直牵张避免骨块发生逆时针旋转出现的前牙开合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牵张成骨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方向可调的上颌骨前份牵张器及其临床应用。
背景技术
唇腭裂是我国最常见的颅颌面先天发育畸形,居各类新生儿出生缺陷第二位;根据我国2012年最新出生缺陷防治报告的数据,其发病率高达11.43‰,唇腭裂患者中绝大多数都伴发颌骨的畸形缺损,临床常表现为上颌骨面中份发育不足,下颌骨发育相对过度等,具体表现为前牙反合、上牙弓拥挤等,该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进食、发音和身心健康。
近年来,外置式牵张成骨技术被逐步引入到唇腭裂继发上颌骨畸形的临床矫治,常在上颌LeFort I/II型截骨的基础上通过外置式牵张器,缓慢加力前移上颌骨的同时截骨间隙产生新生骨组织,这一临床技术的开展虽然解决了部分传统正颌外科术后易复发的问题,但是由于牵张器体积大并且需要固定于颅骨两侧,不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而且会继发颅内感染,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推广;腭侧放置的牙支持式牵张成骨器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由于其只能水平移动骨块,并且当前移超过10mm易造成骨块发生逆时针旋转,出现前牙开合的现象,易加大后期矫正难度,以至于部分患者需要二次手术来矫正前牙开合,因此,临床上急需一种可以在水平向和垂直向都可以调节骨块前移方向的新型牵张器。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方向可调的上颌骨前份牵张器,能有效矫正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畸形,减少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避免引发患者颅内感染,同时便于在临床应用中调节骨块水平和垂直移动方向,使得水平牵张成骨后的成骨间隙能有效解除患者上颌前牙区牙齿的过度拥挤,垂直牵张避免骨块发生逆时针旋转出现的前牙开合现象,尤其适用于上颌骨发育不足伴有前牙开合患者,降低后期矫正难度,避免进行二次手术矫正。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向可调的上颌骨前份牵张器,包括铸造带环、后连接杆、前连接杆、旋转螺丝和支持杆,所述后连接杆和前连接杆之间连接有旋转螺丝和支持杆,且后连接杆和前连接杆的底部均连接有铸造带环;
所述后连接杆包括第一上端部、第一中端部和第一下端部,且第一上端部和第一下端部分别倾斜连接于第一中端部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上端部远离第一中端部的一端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贯穿有第一固位钉,且第一下端部远离第一中端部的一端焊接有第一点焊接点,所述第一中端部一侧的中央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两端的第一中端部上下均设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的内部均穿插有第一固位螺丝;
所述前连接杆包括第二上端部、第二中端部和第二下端部,且第二上端部和第二下端部分别倾斜连接于第二中端部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中端部的两端均连接有圆形固定端,圆形固定端的中央均穿插有第二固位螺丝,且第二中端部一侧的中央设有螺旋凹槽,螺旋凹槽两端的第二中端部上下均设有固定凹槽,所述第二上端部和第二下端部的一端均连接有圆形连接端,且圆形连接端均通过第二固位螺丝与同一端的圆形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端部的另一端设有孔洞,孔洞内部贯穿有第二固位钉,且第二下端部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二点焊接点;
所述旋转螺丝的一端为球形,且旋转螺丝的另一端为表面设有外螺纹的圆柱体结构,所述旋转螺丝的球形端部插入第一凹槽内部,且旋转螺丝的柱状端穿过螺旋凹槽并延伸至第二上端部和第二下端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17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